“漾漾,出來一下。我們談談。”
下午兩點多,林晴匆匆趕來。
剛一見到病床上的人,她便皺起了眉頭。
從業二十年的心理谘詢師,光從電話裏聽了簡短的概述,眉心就能夾死一隻蒼蠅了。
林晴看了兩人一眼,對周漾小聲說了那句話,迅速轉身離開。
她緊緊攥著手心,壓著翻騰的情緒。
“終究是走到了這一步”,林晴心裏壓抑道。
這是她和漾漾爸最不想看見的結果---
因為女兒自殺。
林晴從業以來,接觸過很多有自殺傾向的谘詢者,因此很了解這方麵病症的特點。
死亡對自殺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有形或無形的困難。
心理疾病患者則是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決和滿足問題。
小易那孩子雖然會表現衝動、躁鬱、偏執。
可實際上,林晴認為能激發他深層自毀意識的理由,不會那麼簡單。
因為不久前才見過的一麵,林易表現出來的“反偵察”意識,就已經讓林晴警惕了。
所以她才不同意漾漾和他那麼快訂婚,而是約定了兩年。
沒想到這次直接出事了!
當看見病床上蒼白著臉熟睡,還緊緊抓著女兒手的男人。
林晴神情恍惚,不敢相信。
漾漾已經成了這孩子自毀的原因了。
他的偏執妄想症根本沒有治好!
甚至連減輕都沒有!
反而因為分開十幾年時間,更加深了他對女兒的執念。
小易已經把漾漾當成了活下去的意義。
...
五分鍾後
周漾終於小心掙脫了林易的禁錮,腳步很輕地走出了vip病房。
就在她剛躡手躡腳闔上門後。
身後柔然的大床上,臉色蒼白的男人睜開了琥珀色的眼眸,
顯然,他並沒有剛醒時的懵懂,神色很清醒。
走廊外
母女兩人並肩緩步走著,走到了抽煙區。
“媽...我…”
因為媽媽沒說話,周漾心裏忐忑地先開口了。
林晴看著自己最寶貝的女兒,深深歎了口氣。
“自殺者的知覺,會時常因為情緒影響,而變得歪曲。”
“通常表現為\"絕對化\",或\"概括化\",或兩者交替出現。”
林晴透過窗看向遠處的城市街道,慢慢講述著。
她並沒有一來就質問為什麼發生這種事。
這令周漾放鬆了不少,也沉默了下來。
認真聽著媽媽的專業分析。
“絕對化,是指對任何事物懷有認為它們必定如此的信念。”
“比如小易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用絕對化的邏輯,大概會想:
我的愛情一定失敗了、
女朋友肯定不喜歡我……\"
聽到這裏,周漾心裏揪了下。
她眼神嚴肅、認真地看著媽媽,聽她繼續分析:
“而概括化,是指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