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勤政殿。
定和帝看著景王快馬加鞭送來的折子,震怒不已。
“真是朕的好官員,大盛的父母官!毫無作為,瞞而不報!真是該死。”
眾王公大臣聽聞後,也在嚴厲斥責江南等地的官員。
“皇上,幸好五皇子親自前往,才沒有釀成嚴重的災難。不過,如今還需要派人去收拾這個爛攤子,百姓也需要糧食,才能度過今年。”
平陽侯出列,一副為江南百姓考慮的樣子。其他人看到如此,亦出言上奏。
“皇上,微臣以為,戶部應當再湊賑災之物,五皇子所帶的,恐怕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皇子,還有江南官員,也需押回京城,再仔細審問。”
戶部尚書聞言,頭皮一緊。
“皇上,國庫空虛,邊疆將軍士兵還要度過嚴寒,所需眾多。若是在支援江南,恐怕難啊。”
戶部尚書最怕別人提到銀子,冬天,往往用的很多,不由心疼自己頭上本就稀少的頭發。
和同僚相處,分明年紀差不多,不過戶部尚書自覺比別人大上一輩。
看著堂下吵得不可開交的官員,再想到邊疆和江南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由暴怒。
“放肆!”
“朝堂之上豈同市井,有這吵架的功夫,還不如好好想想怎麼解決眼前的事情。”
定和帝拂袖而去,留下一眾麵麵相覷的大臣官員。
………
陳婉寧看著眼前景王送來的信,心中也很是擔憂。
江南本就是富庶之地,官員沆瀣一氣。景王擼了官員的烏紗帽,陳婉寧擔憂會遭到報複。
“王妃寬心,有陳將軍在景王身邊保護,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如果不是有把握,恐怕景王也不會如此做。王妃就等著好消息傳來吧。”
江南的官員恐怕不會猜到景王竟然親臨,一時傻眼。原想著朝堂派人送來糧食即可,甚至還可以從中貪汙一筆呢。
隻能轉移災民,帶領景王去旱災不太嚴重的地方視察。可不曾想,景王就像提前知道消息一樣,直奔嚴重之地。
土地寸草不生,百姓衣衫襤褸。景王當即扣押了江南的大批官員。抽調附近的糧倉馳援江南,又從江南的庫房裏拿出銀子,以正常價格從孫家買進糧食。
可江南本就是人口眾多之地,這些也隻能撐一段時間。開了年,加上種糧,需要的就更多了。
戶部尚書無奈,隻得縮減其他項目的開支,隻是邊疆軍隊是萬萬不能縮減的。為此,戶部尚書又掉了很多頭發,自詡少年禿頭。
“錦繡,去把蕭靈叫來。”
錢財,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往往都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誰都不會嫌多,不是嗎?
相比其他皇子,景王的產業就要少得多。數量少,那就隻能追求效益。
“王妃,你找我,可是需要我做什麼了?”
蕭靈早已經蓄勢待發,等待陳婉寧的安排。
“不錯,我名下有一間成衣鋪子,雖位於繁華之地,不過收益並不顯著。”
“你就去這間鋪子,對外就說你是掌櫃的遠房親戚,我已安排妥當。需要什麼,就以王府的名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