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春節,元鼎帝依然無影無蹤,秋楓在百官的勸進之下,宣布改元為太平興國元年,尊元鼎帝為太上皇。
這一日剛剛散了早朝,忽然從北方傳來喜訊,夏夜率領數萬人馬回歸曜辰,已經到了泗水關外。
夏夜的回歸,也是事出有因,原來仆固懷風一直對他懷有戒心,在國主麵前屢進讒言,說夏夜乃是曜辰人,弟弟又是曜辰皇帝身邊的紅人,如果繼續讓他掌握兵權,遲早會生出變亂來。
湛冰國主起初還不肯相信夏夜有異心的說法,但周圍都是些想取代夏夜權力的人,大家眾口一詞,都在說夏夜日久必反,謊言聽得多了,也就變成了真理。於是國主便下令剝奪了夏夜的兵權,可是他的政敵們還不肯罷休,非要將他置於死地才安心。
夏夜見機不對,便率領所部人馬來到了泗水關,命人入關通報虎賁軍統帥燕南飛。
燕南飛得到消息後,立刻將夏夜迎進關內,湛冰國主得知夏夜出走的消息後,立刻派兵來追,可惜已經晚了,夏夜已經到了燕南飛的軍營中,追兵不敢攻打泗水關,隻好回去向湛冰國主複命去了。
秋楓聞報大喜,立刻與鬱灝然一道出了帝都,親自來到數百裏外的雲州迎接夏夜。
夏目與哥哥在曜辰重逢,自然是欣喜異常,隻是不見了全叔,不禁問起,才知道全叔已經在湛冰病故,說到全叔的忠貞,便想起了家鄉朔州遭受的苦難和早死的雙親,兄弟倆都忍不住掉下淚來。
夏目和哥哥夏夜一商量,便向秋楓請旨,請求皇上同意夏夜率領人馬在朔州定居。
秋楓略加思索,“為了慶賀你們兄弟重逢,朕決心送你們一見厚禮。”
夏目也夏夜齊聲問道,“敢問皇上是什麼樣的厚禮?”
“朕允許你們在朔州就地築城,以重鑄朔州昔日的繁華。”秋楓有板有眼的說道。
弟兄倆聽後大喜過望,趕緊跪下磕頭謝恩。
返回帝都之後,秋楓隨即封鬱灝然為一字並肩王,這種稀奇古怪的封號,大概也隻有他能夠想得出來。
一字並肩王總攝國政,位階在所有大臣之上,連宰相見了他,也要行叩拜之禮。
從此秋楓樂得清閑,做了個甩手掌櫃,名譽上他是皇帝,其實所有政務都出自鬱灝然之手。
在兩人的勵精圖治之下,曜辰吏治清廉,百姓安居樂業,一年後,天下大治。
四方諸國眼見曜辰一天比一天強盛,紛紛遣使前來朝拜,有的國家索性拱手稱臣,做了曜辰的藩屬國,尊曜辰天子為天可汗。
哥舒義在與襲月國君的征戰中,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走投無路之下,也投奔了曜辰。
曜辰帝都每日裏使節絡繹不絕,各國之間的征戰大為減少,商路暢通,外國商人也都發現了不可多得的商機,紛紛湧入曜辰帝都,帝都的人口由從前的三十萬人,迅速增長到七八十萬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都會。
轉眼間又到了太平興國三年春天,正是草長鶯飛的好時節,朔州城已經建成,規模還在從前之上。
皇上秋楓在一字並肩王鬱灝然的陪同下,巡視了新的朔州城,將夏夜封為朔州都護,世襲爵位,子子孫孫永遠鎮守朔州。
返回帝都不久,皇上便頒布了一道聖旨,說自己要下嫁一字並肩王鬱灝然,這在曜辰國可算是一個亙古未有的奇談,立刻引起曜辰全國上上下下的轟動。更奇的是,與他們同一日舉行婚禮的,還有另一對新人,即燕南飛和夏目。
到了婚禮的前一天,聖旨又下來了,皇上和一字並肩王這一對新婚夫夫要乘車巡遊帝都,與民同樂。
曜辰帝都頓時萬人空巷,老百姓沿著街道兩旁設置了香案,見到皇上的車馬出來,紛紛跪地叩頭,然後伸長了脖子,爭相一睹皇上和一字並肩王的絕世風采。這樣一來,連跟在他們後麵的燕南飛和夏目也都跟在沾了光,沿途不知接受了多少人的跪拜。
大婚之後,燕南飛和夏目便返回了泗水關,繼續鎮守曜辰的北大門。
一字並肩王鬱灝然則住進了皇宮之內,每天與皇帝同時臨朝議政,史稱二聖,終於開創了曜辰的盛世,成為後世人們最為向往的一段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