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抬起頭來,眼中都有些驚異之色。
韋氏的目光雍容爾雅,上下細細打量著他們兩人,看到他們眼中的詫然,她這才滿意。
不枉她精心挑選衣服首飾,打扮了一個多時辰,若是別人一點不覺得她美,那這身行頭,便不要也罷。
“果真是兩個好孩子!”韋氏端著架子客氣了一句,又讓兩人坐下,狀似無意地問蕭景初,“聽說你領了差事,明日便要進宮當差了?”
蕭景初起身點頭。
“如此甚好,你大伯一走就是一年半載,家裏也沒個男人撐著,我這心裏總也穩不下來。如今你領了差事,大伯母心裏就踏實了。”
韋氏隻在乎自己的感受,以前就央著蕭恪之把老二一家都接過來,家裏都是做生意的好手,這樣府中事務都交給他們來做,她和女兒也都能輕鬆一些。
雖然她什麼也不幹,但架不住女兒總抱怨如何如何累,聽的多了,她也煩。
蕭懷之一直不同意,她沒能得逞。
她自知是個不頂事的,每次蕭恪之一走,她就極度缺乏安全感,整個人發慌,隻能做些別的,轉移注意力。
她又笑看著蕭叢,“我是個清閑自在慣了的,這些年把你兩個妹妹累壞了。”
蕭景初和沈念芙對視一眼,兩人心中都明白,韋氏幾乎就沒掌過家,大姐姐蕭夕小的時候,府中事務,都是在佛堂中住著那個小妾打理著。
蕭夕十一歲開始學著理事,她出嫁後,府中一切事宜又都交給了蕭叢。
自打生了蕭眾,韋氏給蕭眾穿金戴銀,安排七八個丫鬟婆子伺候蕭眾,看似妥帖,實則她並沒有給予蕭眾多少母愛。
韋氏把所有的精力全部花在了自己身上,外麵遊廊裏的花和鳥便不說了,都是她的心頭好。
就連他們第一次見麵,韋氏也毫不在意,姍姍來遲,她一定要將自己打扮到滿意才出來見客。
這就是為什麼宮裏的小內侍來將軍府,不來韋氏這裏宣旨,而是直奔明月堂去的原因。
看來在盛京城裏,韋氏的名聲早就打響了,可她見她不是個在乎別人看法的人。
蕭景初麵對這個大伯母,真的不知道怎麼接她話,隻靜靜的聽著,不表態,也不作聲。
李佩如倒是蠻心疼侄女的,溫和道:“以後啊,累了過來找二嬸,二嬸幫你。”
蕭叢梨渦一深,笑道:“多謝二嬸,隻是我如今已及笄,怕是也管不了幾年了。”
主座上的韋氏一聽,麵上顯而易見的亂了一下,一閃而逝,很快就恢複了原狀。
她打量了一眼趴在蕭景初腿上的蕭眾,心裏快速盤算,兒子還小,兒媳進門還早著呢。
可這不是有侄媳婦嗎,讓她先管著,等兒媳進門,再讓她交給兒媳。
說著視線又落到了沈念芙身上,見她低頭抿嘴笑,一雙秀眉渾然天成,眼睛晶亮,就連頭上的發釵也顯的別致起來。
她盯著沈念芙那支發釵看了半晌,正想明日去首飾鋪子買個一樣的,突然又想到令她愁煩的中饋,眉頭又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