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衍讓蕭小曼接手蕭家,絕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此之前,蕭衍找過李明安,由他相助蕭小曼。
蕭小曼從不管蕭家生意上的事,蕭小曼對玉器的了解,和一個外行人無異。這樣的蕭小曼怎麼可以抵抗她的兩個叔叔。
這也是李明安所擔心的,他和蕭衍的想法不謀而合。
李明安出現在墨玉坊,蕭小曼倒不意外,李明安和蕭家有多年的生意來往,出入墨玉坊,還不跟自己家似的。
“明安叔。”蕭小曼朝著李明安走過去。
李明安微微頷首,麵上依舊是溫和的笑意。玉坊當值的掌櫃和夥計們,好像都知道蕭小曼的身份。吩咐過來,站成一排,齊聲道,“大小姐。”
一看就是李明安的授意!
在見過蕭小曼以後,李明安給掌櫃遞了眼神,掌櫃一揮手,眾夥計都回到各自的崗位。
留下掌櫃還在原地,掌櫃在墨玉坊已經是相當高的掌事,以情形看,李明安比掌櫃的分量還要高。
難怪,四叔寧願打柳絮兒的耳光,也不敢陷害明安叔。
“大小姐,老爺吩咐過,玉坊的一切事宜請大小姐聽從三爺的指示。”
三爺指的李明安,掌櫃明麵上的轉達蕭衍的話,實則拉高李明安的地位。
“好,辛苦掌櫃傳話。沒其他事,你先去忙吧。”蕭小曼應聲接下掌櫃的話,皎潔白皙的小臉寫著波瀾不驚。
看著蕭小曼有當家人的氣勢,李明安欣慰的點了點頭。蕭小曼是個很好是苗子。
等掌櫃走開,蕭小曼轉頭問著李明安,“明安叔,這是什麼意思?”
“你可知道,墨玉坊的由來?”李明安斂了笑意,溫和的麵容也帶著幾分認真。
墨玉坊對於蕭家是一段傳說的緣起。
蕭小曼點點頭,“我聽阿爹說過,是當年太後親自賜名的玉坊。”
“不僅如此,還有蕭家三代人的心血。一座玉坊可以做到名聲在外,不單是簡單的玉器買賣,還有玉器文化精神的傳承。”
在李明安介紹下,蕭小曼才知道。原來蕭家做的不止是簡簡單單的玉器生意。墨玉坊裏共分四個項目,一是賣,二是買,三是造,四是修。所謂買賣就是從事玉器的買入和售出。
所謂造,是淮南城第一家且是唯一民間造玉窯,俗稱民窯。這裏造出的玉器,流向南方一帶的各個城市。最後一項修補,讓蕭小曼最為大開眼界。
為了讓有價值的玉器可以完整流傳下去,蕭家的老太爺特意請來宮裏修補古董的老師傅。
小小的一座墨玉坊,包羅萬象,價值所向,發現墨玉坊真正的流淌的文化之後,蕭小曼對接手墨玉坊並不排斥。
蕭小曼甚至覺得,能將這樣一家玉坊繼續經營下去,是一樁宏達又有曆史價值的事業。
“明安叔,我從明天,不,今天開始就在墨玉坊學習好不好?”蕭小曼輕輕拉著李明安的袖口,央求道。
“好,先學經營玉坊之前,你得先學識玉和辨玉。”
李明安沒有拒絕蕭小曼的請求,蕭小曼難得有學習玉器的熱情。
“識玉和辨玉是什麼?”蕭小曼問出心中疑惑。
李明安勾起一抹淺笑,沒有回答。識玉辨玉的門道之深,豈是三言兩句可以介紹清楚的。蕭小曼要走的路子,還有好長好長。
“明安叔,告訴我嘛?”蕭小曼露出一臉期許的神情。
李明安偏了偏頭,盡量躲過蕭小曼的目光。“不急,你根基太淺,我們從盤玉開始!”
盤玉她知道,但凡玉器的商人都會有一個隨身攜帶的貴重玉器,明眼人一看,就曉得是玉器的行家。阿爹盤是是玉扳指,四叔和五叔各有一個玉手鏈和玉墜。就連五叔的女兒都有一把玉骨扇。
值錢不值錢先放在一邊,盤玉看是排麵和講究。關於蕭小曼的隨身玉器,李明安準備了三樣。分明的耳墜、手鐲和發簪。都是女孩子方麵攜帶的物件。
“你看看喜歡哪個?”
“明安叔,你說哪個好?”蕭小曼眨巴眨巴眼珠,沒有頭緒。
李明安思慮了一會,“要不,玉鐲。現在年輕女孩子都是佩戴玉鐲,顯得皮膚白!”
“好。”蕭小曼爽快應下,聽明安叔的準沒錯。
“戴上試試。”李明安領著蕭小曼的手,小心翼翼穿過玉鐲。不大不小,尺寸剛好。
“明安叔,這玉鐲真不錯!”蕭小曼撫著尚有餘溫的玉鐲,卻不知道,她的玉器之路已然開啟,一代淮南女首富的故事從這裏正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