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眼又明亮。
門口陳列著近兩米的立架,架子上擱著陶瓷、雕塑,造型都很古怪。
反正,顧小貝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工藝品。
難怪是私人畫廊,它的主人品位的確獨特。
雖然是畫展,但是畫廊裏麵的客人並不多,顧小貝打眼掃了一圈,看客人們的衣著舉止,多半都是受邀而來的。
當中,不乏洋人。
偶爾能聽見他們用西洋話交流。
反倒是他們一幫學生,對比之下,仿佛跟這裏格格不入。
畫廊的麵積不小,空間也足夠寬敞,除了牆壁上的掛畫,也有不少的工藝品供大家欣賞。
“小貝,你看這些畫,好奇怪的畫風呀。”
“這像是畫嗎?你看這個,像不像被打散的拚圖,胡亂的交織在一起啊。”七月扯著她倆走到一幅作品前。
“以前完全沒有見過這種畫風,小貝,你見過嗎?”
顧小貝隻顧著盯著畫框,機械的搖了搖頭。
幾何圖形的排列與變形,線條交織構成的輪廓、塊麵,完全不同的視覺在一起激烈的碰撞,這種完全打破繪畫手法的創作,帶著強烈的視覺刺激,創造出了時間與曆史的交錯感。
好絕的手法!
顧小貝看的呆了,心裏暗暗的驚歎創作者的天分與想象力。
她忍不住往前看了看,想知道是哪位大家的作品。
但似乎,這些作品都沒有署名。
她好像明白,這家畫廊為什麼取名“立體主義”了。
因為這裏的畫,對美術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解構。
而立體主義正是他們想要表達的藝術觀點。
顧小貝仔細看了畫展上的作品,這種與東方傳統技法完全不同的藝術作品,大約都是出自國外的畫家。
這裏離租界很近,估計畫廊的主人應該是一位品位很好的外國人。
“哇,快看這個。”
在一堆完全無法欣賞的作品中,七月終於找到了一幅自己看的明白的。
立馬叫了清水和顧小貝過來。
“哎?這…這畫的不是小貝嗎?”
顧小貝瞅了一眼畫架上的素描畫,霎時間滿頭黑線。
這不是周末的時候,三少畫的那幅素描嗎?
怎麼會出現在這裏?
難道三少也在這兒?
狐疑的功夫,顧小貝已經開始環顧四周了。
“小貝,你看什麼呢?這畫的不是你麼?誰畫的呀?”
“呃…”顧小貝支吾著,“一、一位朋友畫的。”
“朋友?那怎麼會出現在這裏呀?你不會認識這家畫廊的老板吧。”廖清水大膽的揣測起來。
“沒有的,沒有的,我也是第一次來,第一次看到這些作品。”
她總不能說,這幅畫是榮家三少畫的吧。
真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你還真別說,你這位朋友基本功還挺紮實的呢,你看這個線條,輕鬆流暢,運筆也很到位,就是眼睛畫的不太像你……”
畫廊裏的作品太過新巧迷人,以至於老師組織返程的時候,顧小貝還戀戀不舍。
她特意問了方老師,老師說這裏平常不對外開放,也一般不接待客人的。
想到自己以後可能沒什麼機會再來了,顧小貝心裏還有些不舍。
……
自打參觀完了這家畫廊之後,顧小貝開始沉迷上了這種新的創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