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正是生蠔泛濫的時候,海邊的生蠔已經到了吃不完的地步。
這裏的生蠔不能曬後儲存,為了不浪費這肥美的生蠔,宋小棠決定把他們都做成蠔油。
說幹就幹,宋小棠讓塗山幾個小獸人接著沿著海岸線撿拾岸邊的生蠔,讓露娜幾個負責撬開堆積的蠔殼,取出鮮嫩的蠔肉。
宋小棠則是在製鹽不遠處搭了一個巨大的灶。
等蠔肉差不多夠一鍋,宋小棠將蠔肉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海水,用火慢慢熬煮。
隨著時間的推移,蠔肉中的精華逐漸釋放,此時鍋裏的水已經微微變色變得略顯粘稠,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但離蠔油的紅褐色還差的遠,還要在煮一會。
而且,為了使蠔油更加美味,宋小棠還加了一些辣椒和蒜汁,倒入鍋中,這些調料不僅增加了蠔油的風味,還有助於保存。
經過大半天的熬煮和攪拌,蠔油終於製作完成,宋小棠小心翼翼地將蠔油倒入竹罐中,密封保存。
大半鍋生蠔變成兩個竹筒,宋小棠有點心疼。
“這下確實不怕生蠔泛濫了,根本不夠。”
“小棠,這就是你說的蠔油?”柯西拿筷子沾了一點鍋裏殘留的蠔油,嚐了一口。
“對啊,做菜的時候放點這個,可好吃了,和辣椒、鹽的作用差不多,不是直接吃的。”宋小棠解釋。
“那是不是就不用放油了?”柯西眼睛一亮。
“當然不是,蠔油和油不一樣,一會我做給你試試就知道了。”
答應了柯西,現在就是想想做些什麼吃的,還要用到蠔油。
正巧,捕魚的船靠岸了。
今天是狩獵隊來的日子,這次他們不僅帶了獵物,還給宋小棠他們帶來了半背簍麵粉。
宋小棠忽然就想到了可以做些什麼。
拿幾條新鮮的海魚,刮取細膩的海魚肉,揉成一個小魚丸,再撒上些麵粉,用磨好的樹棍敲成薄薄的一張圓形的魚肉皮。
切一塊豬肉,剁成小肉丁,打一個雞蛋,倒點泡薑的水,加點蠔油,再細細剁一點野菜進去,還按之前的方法攪拌。
以魚肉為皮,野菜豬肉為餡,一疊一按,一個個花朵形狀的小餛飩就包好了,這就是魚皮餛飩。
多出來的魚肉皮切成麵條形狀,就是魚麵。
倒些豬油,水開下餛飩,放入點紫菜,小蝦,等餛飩一個個浮在水麵上就是熟了。
把餛飩撈起來下入魚麵,再細細的切一點白菜進去,想吃辣的自己放一點辣椒,魚麵就做好了。
當然,煮的時候也放了些蠔油。
熟了的魚皮餛飩外觀小巧精致,皮薄而透明,可以看到裏麵包裹的豬肉餡料。
餛飩皮呈半透明狀,像一朵小花,趁熱咬上一口,滋味鮮美,豬肉野菜的餡料清爽彈牙,口感豐富。
餛飩皮在口中輕輕一咬即破,釋放出肉餡的鮮美,搭配著加了蠔油的湯底,喝下去暖融融的。
魚麵的外觀就類似於之前做的麵條,但顏色是淡淡的黃色,不過比普通麵條更細,細細看去還能看到表麵細微的紋理。
魚麵吃起來就有點清爽了,微微有點彈牙,配著小白菜絲,非常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