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既然下鄉了,這輩子能不能回得來都是個問題,沒看那麼多下鄉的,很多都已經在農村結婚生子了。
一旦下了鄉,想要回城談何容易?
所以如果這個女兒下了鄉,也就相當於他們舍棄了這個女兒,這一輩子還能不能再見到都很難說,她自然不會願意家裏的錢打了水漂。
現在見女兒同意考慮,她也鬆了口氣,要不然她還真怕這個女兒一根筋到底,死活不同意,非要拉著自家的兒子一塊下鄉,若是事情鬧大了,恐怕兒子難逃下鄉的命運。
讓兒子下鄉去吃苦,她還真舍不得。
現在畢業後沒有工作的孩子,都得下鄉,而現在的工作又是那麼難找,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更何況他們家沒多少錢。
她現在也指望著丁小慧下鄉補貼的錢和票,再加上這些年來的積蓄,也差不多夠給兒子買一份工作了。
這樣兒子留城也有了希望。
那個街道主任,看自家裏不順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一次更是話裏話外的催著自己送兒子女兒一塊去下鄉,若是丁小慧鬧騰起來,兒子難免會被牽連到,現在能答應考慮,也算是一大進步。
而丁小慧盡管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卻沒有沒有一口答應,隻說是要考慮考慮,是因為從原主的記憶裏了解了楊玉香的為人。
若是現在一口答應了,恐怕下鄉補貼的錢和票就到不了自己手裏了。
楊玉香以為原主不願下鄉,丁小慧還不願意留在城裏過這一地雞毛的日子呢。
她現在占了這具身體,將來等楊玉香夫妻年齡大了,盡正常的贍養義務就好了,也算是全了楊玉香夫妻養育了這具身體15年的恩情。
這具身體的年齡還小,就是在鄉下多耽擱上幾年也無所謂,現在是1968年,也才剛滿15歲,離著恢複高考也不過就是10年時間,到那時也才不過是25歲而已。
25歲放在她這個現代人眼裏,還是一朵剛剛盛開的鮮花……
既然她已經決定了要下鄉,那就等到楊玉香去上班的時候,一個人偷偷的去報名,先將補貼的錢和票攥進自個的手裏再說。
她冷眼看著楊玉香轉身下樓去做飯了。
像這種筒子樓,廚房都設在樓下或過道裏,畢竟家裏的麵積太小,人口又太多,家裏除了床,有的地方走路都得側著身子,又哪裏有地方做飯?
丁小慧皺著眉頭,掃視著家裏的環境,心裏有些嫌棄。
至於下鄉應該準備什麼東西,根據以往看小說的經驗,似乎也就是被褥,衣服,錢,票,臉盆,毛巾,牙刷,針線,鋁飯盒等物,哦,還有傳說中的搪瓷缸子,搪瓷臉盆等。
至於肥皂,香皂,洗衣粉之類的,她空間裏並不缺。
還得準備點容易保存的食物在路上吃,空間裏的物資雖然多,但卻不好在大庭廣眾之下拿出來。
特別是像火車上那種地方,人員混雜,若是被人盯上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