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裏的活剛幹完,就去碼頭當苦力。”李皓不緊不慢地擦掉地上的字:“你知道在碼頭扛大包有多累嗎,知道他們都住在什麼地方,怎麼吃飯嗎?”
幾個問題問得大柱啞口無言,半晌他低著頭:“到時候跟著老狗他們一塊兒唄。”
二狗子豎著耳朵聽得可認真來,說來他表哥如今不過十八歲,已經開始考慮找工作的事兒了。
如果自己到了這個歲數,要去鎮上找什麼工作呢?
“有沒有不讀書,也不做苦力的活可以幹啊?”二狗子有點為自己的前途憂心。
他是打定主意不讀書的,可是成年之後總得找機會養活自己吧。
李皓抱起他,坐在自己腿上:“當然有了。”
大柱也趕緊抬頭:“舅舅,你說的是啥活計,我都能幹的,我能吃苦。”
二狗子抿著嘴,心裏想,我好像不太能吃苦哎。
“可以去給人做學徒,鎮上有木匠、瓦匠還有很多匠人都是收學徒的,隻是做匠人的學徒,比做帳房的學徒可累多了,不僅要伺候師傅,還得每天幹重活。”
伺候師傅算啥呢,大柱忙說:“我不怕苦,學一門手藝也是好的。”
“是了,咱們這樣的人家,能有一門手藝就是天大的好事兒了,到時候不管是在鎮上還是在村子裏,都能接到活。”李大姑收拾完家裏就往這邊趕,她是長女,家中弟弟又時常不在,她就經常回家幫著爹娘幹點活。
順手幫著把二狗子洗澡的盆給刷幹淨:“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到時候說親也好說了。”
李大姑家三個兒子,一共五畝田,養活孩子尚且吃力,家裏是難拿出錢給兒子出聘禮。
按說十八歲在村裏已經不算小了,奈何家裏窮得出了名,娘家還有一個讀書的弟弟要供,更是拿不出錢幫襯,媒婆都不上門討嫌。
她一早就和弟弟說,幫著在鎮上或者縣城找一份工,讓老大出去闖闖。
李皓看他們都很認真,沉吟了一會兒:“也好,我正巧認得鎮上的一家染匠,他以前是在縣城染坊做事的,後來回到鎮上,自己在家裏做活,過幾天我帶你去他那裏看看。”
李大姑喜得不行:“好好!染匠好,咱們村有個啥喜事兒,也都找染匠染一染舊衣裳,弄好了跟新的似的,你要是學好了回來,大家都不用去鎮上找人了。”
“要準備啥啊,要不用拿一掛臘肉做拜師禮?”大柱忙不迭地問:“人家選徒弟有啥要求嗎?”
“什麼也不需要準備,到時候你跟我走就行。”李皓抱著兒子走到吃飯的地方:“人家選徒弟,最重要的是能吃苦又忠心的,你隻要到那裏聽師傅的話就行。”
商量完去鎮上找工的事兒,大柱又陪舅舅吃了飯,待到月上樹梢,才高興地回家了。
李皓幫著洗完了碗,才和爹娘說了:“今晚我帶著曦兒住。”
李家爺奶巴不得他們父子住一塊兒呢:“去吧,去吧,二狗子晚上睡覺可乖了,一覺睡到大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