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人們的意誌是頑強的,即使經過各種天災人禍。他們還是可以有很多活下去的辦法,挖樹根,吃樹皮……他們會吃一切能吃或不能吃的東西,可即使如此,人們生存的希望還是越來越渺茫了。

此時災情還不是最嚴重的時候,很多人背井離鄉往南邊去了,留下的人有些是因為故土難離,心存僥幸;有些是因為條件限製實在沒辦法離去。

夢中的三娘跟大伯一家就是後者,這時候大嫂懷孕了,沒辦法長途跋涉。

且從古至今,逃難的人十不存一,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離開故土。而南遷的路上也是危險重重,古往今來,逃荒的人幾乎沒有幾人能生還,甚至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悲劇。

他們想著往年還有餘糧,地裏種的兩畝紅薯。雖然地上的葉子被吃的精光,可埋在土裏的紅薯還幸存了下來。省吃儉用的話,足夠他們吃一段時間。

他們認為自己能熬過旱災,沒有必要背井離鄉,就決定留了下來。因為旱災,三娘一人無法生存,早就和大伯又合為一家過,自然是跟他們共同進退。

水的問題倒是不用擔心,春花嬸家的栓子在山裏找到了幾處小泉眼,雖然隻夠大家日常飲用,但勉強可以苟活。

而事與願違,這場災難並沒有這麼容易過去。

誰也想不到大旱後又有蝗災。

沒有糧食自然有人鋌而走險,有一群悍匪反了,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專門向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手,其險惡之心顯而易見。

反賊一路殺了過來,就快到桃花村時,有人收到了消息,村長帶著大家收拾了些口糧就往深山裏逃。

幸運的是沒有人傷亡,可不幸的是村子被那些賊人霍霍得不成樣子,他們把能帶走的全都帶走了,帶不走的一把火全燒了。

人們帶著悲憤地心情收拾家什,糧食沒了,家也被毀了。

慢慢地,天上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隻夠人存活。吃光糧食後,新種的糧食又還沒來得及長起來,絕望充斥著這片土地。

糧食越吃越少了,先是大嫂因為在懷孕中營養跟不上,在生產中沒有力氣難產而死,帶走了他們那還沒睜開眼睛看過世界就離開了的小侄子。然後是大伯,大伯母,大哥,二哥和三娘自己……

人們把地裏剛種下的莊稼又連根拔起吃掉了,山上的樹皮都被掀了一層,朝廷忙著絞殺反賊呢,哪有精力管他們。

不是他們不懂長久打算,誰都知道等莊稼長起來就有吃的了,可問題是等待的這段時間怎麼熬過去呢!

三娘和大伯一家跟大多數人一樣,在這場劫難中死去,反賊都沒有殺死的他們,卻在地裏糧食還沒長起來前餓死了,這是何其的諷刺。

宋三娘看著那些熟悉的麵孔一個接一個的死去,就像一個旁觀者隻能看著卻無法改變任何事。

目睹親人的接連去世,宋三娘又迎來自己的。她眼睜睜看著夢中的三娘,偷偷把自己的口糧留下來給宋玉。

那一張蠟黃的小臉還虛弱的笑著說:“煮的時候太餓了就先吃了。”

宋玉信以為真,宋三娘看著夢中的三娘一天比一天虛弱,最後竟隻剩一副骨架子,瘦骨嶙峋的臉上沒有一絲肉,襯著那對眼睛大的嚇人。她實在不忍心看下去,夢中三娘的結局像是早就設定好了,沒有一絲懸念。

任由宋三娘在夢中如何呐喊著:“我有很多糧食都給你們!”

可即使宋三娘再如何聲嘶力竭的呐喊著,還是無法改變夢的走向。三娘餓死了,這世上,宋玉再沒有別的親人了。即使宋玉知道後如何痛恨自己的愚蠢,也改變不了結局。他想過去死,可自己的生命是三娘犧牲自己換來的,他不能死!隻能如同行屍走肉般苟延殘喘著。

可經曆過種種打擊的宋玉,看著周圍的人易子而食,看著他們拋棄了做人的底線,像牲口一樣趴在地上苟活著。這世道變得隻剩下這一副人間煉獄的模樣。

向南逃的人們回來了,當初幾十個人隻剩下兩個,一個瞎了一隻眼,一個瘸了腿。一問才知道逃荒的路上比留在村裏還要苦得多。

為了搶一口吃的可以把人打死,甚至有人餓極了已經開始吃人肉了。他們曆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到了一座都城,沒想到別人壓根不讓他們進去,隻能在城外發爛發臭,等待死亡。村子裏的人熬不住都死了,隻剩他們倆聽說家鄉又下起雨來了,想著情況可能好轉了,又沿路乞討跑了回來,沒想到……

宋玉呢,在親人的接連去世的刺激下,他無心關注這些,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欲望。周圍的環境以及一直以來的經曆讓他悲痛欲絕,終於他實在忍受不了沒有家人陪伴的孤獨,在朝廷派人來賑災之前,懸梁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