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娘想,等大伯他們嚐過味道再問問能不能拿去鎮上賣。
宋三娘想自己的這點糧食根本不夠,肯定是要向別人買的。可是分家才分了二兩十六文,怎麼可能夠三年的口糧呢?
為今之計隻好賺錢,三娘切了一小塊放進嘴裏,入口即化,軟糯香甜,特別是那股桂花味。讓這桂花糕吃起來並不膩。
看筐裏還有一大堆桂花,宋三娘把桂花的葉子掐掉,把花浸泡在水裏,細細的洗過後拿去太陽底下曬幹。
要做桂花糕去賣,隻有這點桂花可不行。還得拿東西去跟王大嬸換點,不然這桂花要是過了季,可就沒地方摘了。
拿什麼東西去換呢,宋三娘苦惱著想。要不還是拿雞蛋吧!分家了分十個雞蛋,撿的野雞蛋分到了六個。換了一個,還剩了十五個。
宋三娘打算多換點桂花曬幹,到時候就用水泡開。還有栗子粉,這點可不夠用,要趁這幾天上山再去多撿點栗子。
這不要錢的糧食誰不愛呢?宋三娘想天天有栗子撿呢!可惜這些東西都是有季節性的,過了這個季節就很難得了。拿回來繼續磨成粉曬幹,放在幹燥的地方,可以保存兩三年了。
這時三哥拿著碗進來了,宋三娘進屋拿出三個雞蛋,讓宋玉繼續往王大娘家去換桂花,看能不能多換點?
宋三娘拿起四個籮筐,跟著宋玉走出家,出門前又把家裏門帶上。倒也不用鎖,反正這屋子裏也沒什麼東西可被偷的,青天白日的來往也隻是些街坊鄰居。
為什麼要宋玉帶路呢?其實宋三娘並不是不識路,而是因為平時宋三娘跟村裏人交流並不多。宋玉的嘴甜,讓他去跟她們這種大娘交流就再好不過了。
果不其然,宋玉還沒到王大娘家就喊:“王大娘,我給你送雞蛋來了。”
隻見王大娘喜笑顏開的從屋裏走出來,顯然是聽到了雞蛋又裝作不知的樣子,笑著對他們來說:“哎呀,宋玉跟三娘來了呀,來找大娘什麼事啊?”
三娘笑著對王大娘點了點頭,而他們的發言人宋玉繼續說:“我們給您送雞蛋來了,就是能不能讓我們再摘點桂花?”
王大娘還哪有不答應的理,這棵桂花樹是她公公小的時候種的,已經很多年了,長得非常大。
他們家平時也就和著點玉米麵蒸來吃,根本消耗不了那麼多,秋天一過就落在地上爛了。
家裏的小孩也厭了這桂花味,還常常喊著,小時候爺爺種的要是果樹就好了,現在就有好多果子吃了。
平時,也就鄉裏鄉親們來摘點,可也不會拿雞蛋來換呀。王大娘高興是高興,不過心裏還是覺得宋三娘他們不會過日子。
“那行,你們把這桂花全摘了吧!也不是什麼稀罕物,想來摘隨時來摘便是,哪裏還需要什麼雞蛋來換呢?反正來年還是會長的。”王大娘嘴上說這麼說,但手上還是很誠實的,連忙接過雞蛋進屋了。
三娘、宋玉也就沒什麼顧忌了,直接上手去摘。王大娘放好雞蛋也出來了,說:“你們這麼一點點摘得,摘到猴年馬月,你們等著。”
這時王大娘拿出一塊布,讓宋玉和三娘拿在樹底下等著。而王大娘手腳利索的爬上樹,抓住樹幹使勁的搖,一點也沒有心疼樹的意思。天上就像下了桂花雨一樣,全部落在三娘和宋玉手上的布裏。
桂花刷刷刷的掉下來,連頂上的桂花都掉下來了。不一會兒樹上全是綠葉子,隻剩零星幾朵了。
宋三娘想,這王大娘摘桂花都摘出經驗來了,這事兒果然還是得專業的人來做啊。
宋三娘和宋玉小心翼翼地把桂花裝進筐裏,裝了滿滿四大筐。他們兩個一人背著一個筐,手裏還各拿了一個。
王大娘看了心中不禁感歎,這宋家人力氣可真大啊。
這棵桂花樹大約有五十多年樹齡了,長出來的桂花特別多而且很香,宋三娘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家裏實在沒有竹匾了,宋三娘就拿出一件已經洗得發白的衣服,用剪刀剪成一塊大的布鋪在地上,再把桂花倒上去曬幹。不用洗,要用的時候就拿點出來泡開,這樣雜質也會跟著出來的。
宋三娘又把家裏的幾個罐子洗幹淨,放在太陽底下曬幹,到時候好裝東西。
而宋玉終於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栗子桂花糕。吃完就趕緊回家了,生怕三娘留他在吃飯。
宋玉心有餘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耳朵,三娘做的飯雖然好吃,但他也無福消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