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他們上山看見還沒熟呢,昨天又忙著摘桃子,山楂,根本無暇去摘。

刺泡兒是村裏人的說法,這個也叫覆盆子。個頭很小,看得出三哥為了摘這個花了不少心思,宋三娘自然不能浪費三哥的心意。

做果醬用鐵鍋是不行的,這樣做出來的果醬有異味,必須得用無油的幹淨砂鍋才行。所以宋三娘就把家裏唯一的砂鍋洗得幹幹淨淨。

洗幹淨後的刺泡兒和糖一起放進砂鍋裏熬煮,熬煮的過程中不用加一點兒水,果子裏蘊含了大量水分。加糖是因為刺泡兒酸味還是較大的,加點糖中和一下。

宋三娘用勺子不斷攪拌,把水分熬幹,煮至粘稠,就可以裝起來了。半個竹筐熬出來的果醬有不少呢,宋三娘把果醬裝進壇子裏,十斤的壇子裝了一壇。

宋三娘把果醬,放好後就和麵,上鍋蒸了一籠白饃。她想,有時候真覺得自己很奢侈,收入不多,天天吃白麵。要知道,現在很多家庭都隻能吃黑麵。之前三娘為了消耗黑麵,去擺攤前都是把黑麵蒸成窩窩頭,吃起來非常剌嗓子。

黑麵是由細碎麩皮和部分小麥胚乳組成,吃起來口感很差,但是在窮苦人家眼裏卻是救命的糧食。

宋三娘想,要是她再不努力屯糧,可能以後也隻吃得起黑麵了。

蒸籠裏的煙不斷飄出,空氣裏彌漫著一股甜香的氣味。這就是宋三娘蒸的饃比別人好吃的原因, 她和麵的時候加了一些糖。在別人那裏吃一頓白饃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裏還舍得加糖呢?

“嗯,饃蒸好了嗎?”宋玉循著香味過來了,“快讓開,我不怕燙,讓我來把它端出去。”

說完,不顧三娘的阻止就上手把蒸籠端出去了。三娘不禁扶額,他這個三哥不知道是不是餓死鬼投胎,吃東西每次都是不是急性子,好像生怕別人搶了去。

宋三娘用碗盛了一些果醬,等饃晾到不燙手,她拿起一塊饃從中間扒開,用筷子挑起一些果醬塗在中間。

一口咬下去白饃鬆軟香甜,裏麵的果醬更是酸甜適中。那股酸味配著甜絲絲的饃,真的恰到好處,令人食指大開,吃了還想吃。

“要是每天都能吃到好吃就好了!”宋玉感歎道,“這樣的日子,神仙來的都不換。”

“也沒有神仙要跟你換呀!”宋三娘一如既往的喜歡和宋玉鬥嘴。不過他心裏也是這麼想的,如果每天都過的充實,又吃喝不愁。那不得是快樂似神仙啊!

這一天宋三娘,用上了二哥新送來的花樣。這花樣可真不少啊,桃花,牡丹花,梅花……

宋三娘才把糕點擺出來,就圍了一大堆小姑娘,糕點的花樣多了,賣糕點的小姑娘變得更多。

一群小姑娘圍著,一個說我要牡丹花的一個說我要桃花的,另一個又要別的花樣……

小姑娘們嘰嘰喳喳的,可一點都不惹人心煩,反而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年輕活潑的生命力。

“三娘,照舊例給我拿十塊糕點。”這位大娘叫莫大娘,從擺攤的第一天,就一直從她家買糕點。跟她熟悉後,才知道這位大娘是縣丞家的小姐的奶娘。

“哎呦,今天的花樣還真不少啊!”見桂花糕多了幾種新花型,莫大娘驚奇地說,“那就每樣都各來一塊吧,給我包兩份。這花樣好看,我拿回去給我小孫女,她一定會特別喜歡的。”

“好咧!這裏一共有十一種花樣,大娘是我們的熟客,那就每買十塊就多送您一塊吧。”說罷,宋三娘又補充道,“隻是看您是熟客才給你優惠的,別人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