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李氏早早就起床和麵,拉好麵條、做好澆頭,帶著宋致出攤去了。

這是李氏第一次出去擺攤,宋致實在是放心不下,從昨日起讓宋良做了好幾張桌子椅子,又給張羅著找攤位等等一係列的事務。這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還覺得不放心,又死乞白賴地要跟著去。

而宋三娘則打算先做一些酸梅湯來嚐一嚐。

宋金在一旁給她打下手,宋良繼續回去做木工。

宋金就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氣,看見水缸沒水,提起桶就去打水。

而宋三娘各拿了一點烏梅、甘草、山楂幹、洛神花,依次用清水清洗了一遍,然後拿出一個大盆放滿水,把材料放在大盆裏浸泡一個時辰備用。

宋金回來又瞧見宋三娘在起火去給她燒火,把泡好的材料放進一個大鍋裏加滿水,然後又守在灶邊燒火。

宋三娘可以說是毫無用武之地,在一旁幹看著他把活兒都攬了過去。

宋金想起錢袋裏的一兩銀子,並覺得渾身都充滿力氣。又懷疑自己在做夢,隻想多幹活來證明這是不是真的?

煮了不到一刻,宋三娘把鍋蓋掀開一看,果然裏麵原本清澈的水變成了褐色,宋三娘點點頭,差不多了。

宋三娘拿出幾塊老冰糖,放了進去,等糖融化後用勺子勺了一點兒進放進碗裏。

剛煮開的酸梅湯還是滾燙的,宋三娘用嘴吹了吹涼,用嘴抿了一點。

入口是是山楂和烏梅的酸,然後是一種很獨特的甜。宋三娘想,有食欲不振者喝了應該會消食開胃。

不過她還是覺得甜味不夠,又拿了一塊糖放進去,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煮了一大鍋酸梅湯,才用了幾塊糖,三娘得意地笑了。酸梅湯的材料裏有甘草,甘草本來就甜味。

若是放進井裏吊上半天,喝起來更好,喝一口暑氣全消,清涼極了。

宋三娘用一個大桶把鍋裏的酸梅湯都勺出來晾涼,又額外盛了一碗拿給宋金。

“這黑乎乎的,跟中藥似的,能好喝嗎?”宋金把碗接過來,拿不定主意到底喝不喝。

“安心喝吧,我嚐過了,一點都不苦。”宋三娘安撫道,剛剛她嚐過味道了,是真的不錯。

宋金咬咬牙,反正裏麵也都是些山楂,烏梅之類的,應該喝不壞人。於是鼓起勇氣用嘴唇沾了一點。

這酸梅湯黑乎乎的跟湯藥似的,居然意外的好喝。宋金有些驚喜,這裏麵還有一股很獨特,很吸引人的味道。

三娘也嚐了一些,覺得好喝是好喝,不過還是差了點。

她還是有些貪心不足,覺得放井裏吊著的酸梅湯不如加冰的好喝。

要是有冰就好了,這個年代一些大戶人家家裏是有冰窖,存冰的。可這些人家大多數不缺錢的,在家享用還不夠呢,怎麼可能拿出去賣呢?所以就算三娘再有錢也是買不到冰的。

他們的冰是哪來的呢?他們把冬天的冰藏到夏天,再拿出來用。

古代的藏冰條件非常有限,方法也比較簡單。每年的冬天,就是他們就開始鑿冰儲藏的好時機。他們選好水質好的地方,命工人把湖麵上厚厚的冰層切割成冰塊,藏到預先準備好的冰窖裏。

冰窖的建造也是有些關竅的,雖然跟地窖差不多,不過這種冰窖都建在陰涼的地方。把曬幹的稻草和蘆葦做的席子鋪在下麵,冰放進去後又用米糠和一些樹葉覆蓋在上麵,作為隔溫材料。剩下的就是在來年的嚴夏再拿出來用。

可即使是這樣細心,每年還是會有大概三分之二的藏冰會融化,所以他們常常會儲存比自己需要用的冰還要多出幾倍的量。

宋三娘倒也知道一種硝石製冰的方法,隻是這樣做出來的冰數量很少,自個兒用可能還行,若是要拿出去買賣,那就不夠了。

不管了,眼下最重要的是享用這道美味的飲品。宋三娘也是第一次做,手上沒個輕重,一下子就做了那麼多。現在沒有冰箱,若是隔天怕是會變了味道。

不如給隔壁家的春花嬸也送些過去,既能消耗這酸梅湯,也能促進鄰裏關係和諧,一舉兩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