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一行人半押送地帶了孔德以及孔老頭、孔婆子,去衙門辦和離。

一路上,孔德知道在沒辦和離前,宋家是不會動他一根毫毛的。於是,一路上瘋狂作死,惹得宋家人恨得牙癢癢。

“再忍一忍吧!”宋三娘拍了拍最衝動的大哥的肩膀,安撫他。

三娘可不是軟弱,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孔德恐怕不知道,這世上有一個詞叫“秋後算賬”!

到了衙門,宋三娘竟然看見了周縣丞,這可是意外之喜啊!

有熟人好辦事,宋三娘深諳這個道理。而且,她有預感,這次這件事一定會按照她的心意順利進行。

“周縣丞!”宋三娘熱情地上前一步,跟周縣丞打招呼。

周縣丞沒想到會在衙門見到宋三娘,也很驚訝道:“原來是宋姑娘啊,好久不見。上回府裏的事兒真是對不住你了。”

“沒事兒,也不是什麼大事,壞人都抓起來了就好。”宋三娘並不覺得上回有什麼損失。

畢竟,想陷害她的人都得到了懲罰,特別是錢氏兄弟都抓進牢裏了,聽說集雅齋都關門了。

孔德見三娘像是跟周縣丞相熟的模樣,心中突然湧起一陣不妙。

“多謝姑娘海涵。”周縣丞這才看到宋三娘背後跟著一群人,“姑娘這是……”

宋三娘一點兒也不覺得和離是什麼丟臉的事兒,就直接說了:“我姑姑長期受到這個人的毒打,實在是不堪受辱,所以要跟他和離!”

宋三娘又何嚐不是連一聲“姑夫”都不想喊了呢,這種人怎麼配做她的家人!

“大人,不是這樣的,我……”孔德還想裝模作樣地想要辯解。

可比起不知底細的孔德,周縣丞顯然更相信女兒的救命恩人。

且他看這宋姑娘頗有一種風骨,絕不是故意找事之人。

所以,周縣丞根本沒搭理孔德,甚至沒多看他們一眼

他直接對著三娘說:“原來如此,那就請宋姑娘帶著家人過來吧!這事兒我親自給你們辦了。”

大景朝規定,和離不僅要丈夫寫了和離文書,還要夫妻倆人以及父母雙親也簽字畫押。最後,將和離文書上交官府,得到準許後更改戶籍,“和離”才算完成了。

另外,為了方便不識字的人和離,衙門還有幫忙寫“放妻書”的服務,可以說是很人性化了。

在大老爺麵前,孔家三人安靜得跟個鵪鶉似的,不敢造次,老老實實地跟宋蓮和離。

因宋蓮的父母去世了,宋致長兄代父,替父母畫了押。

宋蓮看著周縣丞把自己的戶籍,又轉回了宋家。不禁感到熱淚盈眶,她終於逃出來了……

“多謝縣丞老爺!”宋蓮這是發自肺腑的感謝。

多虧了她的家人們,還有這縣丞老爺,她才能順利和離,對著這些幫她脫離苦海的人們,她是真的感恩。

宋蓮心滿意足了,可三娘不!

想起孔大嫂頭上那支銀簪子,宋三娘眯了眯眼。或許,可以借著周縣丞的威風,讓他們把姑姑的嫁妝吐出來!

“周縣丞,還有一件事想麻煩您。我大伯、大伯娘疼愛姑姑,給她備了不少嫁妝,如今兩家已經不是親家,不知可否把嫁妝要回來?”宋三娘問。

“嫁妝屬於你姑姑的私人財產,旁人不可侵占。”周縣丞對著三娘解釋。

說完,他又轉向孔家三人,“限孔家今日之內湊齊嫁妝返還給宋氏,無法尋回之物也要折成現銀。”

“大人,我們哪來那麼多錢啊!”孔婆子還想靠著哭喊抵賴,可她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哪能容她抵賴。

“還不起就一起關押到牢裏,做苦役還錢!”對著孔家人,周縣丞可沒那麼寬容。

做苦役?孔家人齊齊打了一個冷顫,那可是要人命的活兒啊!

“我們還,我們還!”孔家人不敢再抵賴,應了聲趕緊回家湊錢去了。

臨走前,孔德怨毒地看了宋三娘一眼,沒想到這死丫頭居然搭上了縣丞老爺。

宋三娘誠懇地跟周縣丞道了謝,就帶著家人離開了。

這事兒自然不會就這麼結束了。

等孔婆子一回到家,不顧孔大嫂的掙紮,就把她頭上的簪子拔了下來。

孔大嫂哪裏願意!哭喊著掙紮,這簪子是她給孔家生了孫子的獎勵。

當時她一聽到生下來的是兒子,就跟孔婆子提要求要宋蓮嫁妝裏的銀簪子。

反正宋蓮也生不了娃兒,以後她這些東西還不都是她兒子的!

果然,孔婆子是有孫萬事足,沒有反對。反正簪子也不是她的,顛來倒去還不都是進自己家的口袋。

宋蓮因為沒生孩子一直沒有底氣,就逆來順受地同意了。

如今要她交出去,她哪能同意!進了她的口袋就是她的東西,從她這兒拿東西那就是剜她的肉啊!

最終,還是孔婆子大喊了一句:“再不交出來一家人一起被抓起來做苦役!”

孔大嫂這才哭喪著臉交給了孔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