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三天過去了。

宋三娘跟李氏把醃製好的肉,用棉繩穿起來,掛到院子裏幹燥通風的地方風幹。

李氏估摸著兩到三天,應該就可以風幹好了。

又過了幾天,三娘去查看,發現晾起來的肉已經風幹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要開始熏臘肉了。

三娘把風幹好的十幾隻雞肉、一條條豬肉拿下來。宋家每年都會熏一次臘肉,隻是沒有今年的多而已。今年要做的臘肉可是往年的三四倍呢!

宋致對於熏臘肉已經非常有經驗了。不過就算是他,也是第一次熏那麼多肉,這次可得要不少幫手了。

熏臘肉最好用柏樹枝,所以李氏打發了宋良和宋玉帶著砍刀,上山去砍柏樹枝。

宋家有一個泥磚搭的小房間,是專門熏臘肉用的。

就跟普通房子差不多,不過比房子矮小,而且裏麵的空間也沒那麼大,隻有一間房子的一半。

宋致在裏麵放上木炭,生好火,然後再在上麵蓋一些柏樹枝、茶油殼、橘子皮之類的增加香味。

在熏臘肉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的一點是,肉要離火遠一點。且燒的木炭,不要有火苗燃起來,不然上麵的臘肉會被烤焦的。

做好這一些,剩下的就隻能交給時間了。

把臘肉熏製好需要十幾天的時間,這樣熏製出來的臘肉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可以存放好幾年。

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沉澱,等熏製好的臘肉拿出來一看。

臘肉色澤鮮豔,肌肉呈暗紅色,脂肪呈透明色,看起來十分有食欲。

而這樣經過熏烤後的臘肉,聞起來有煙熏味,特別香。臘肉肉身幹爽結實,富有彈性,指壓後無明顯凹痕。

這才是品質上等的好臘肉啊,宋三娘感歎。

宋致把熏製好的臘肉、臘雞都懸掛在房梁上,這樣掛起來的臘肉不容易沾水。因為,臘肉是不能受潮的。

看著懸掛在房梁上的臘肉,三娘心裏說不出的滿足。

她覺得,就算旱災來了,其實她和她的家人也能過得挺好的吧!

做好臘肉的當天晚上,李氏就拿了一條臘肉做了晚飯,想給大家嚐嚐新做好的臘肉味道。

這回,李氏要做的是臘肉炒幹豆角。

三娘回到屋子裏,拿了一小把幹豆角,遞給李氏。

李氏把幹豆角放入清水中,提前浸泡了兩個時辰。

等到豆角徹底泡軟以後,把它們清洗幹淨,然後切成小段小段的。

她在鍋內放入幾瓢水,開始燒水。臘肉要冷水放入鍋中,等大火燒開以後,再抽出幾根柴火轉小火煮一刻鍾。

等到臘肉煮熟透以後,把臘肉倒出來用清水洗幹淨,切成均勻的薄片。

李氏做了二十多年飯,做的飯好吃不說,而且刀工還了得。把臘肉切得薄如蟬翼,每一片都透著光呢!

熏製出來的臘肉其實還是生的,所以不能生吃。而且,一定要煮熟以後再炒,否則吃著比較幹硬。

李氏煮臘肉的功夫,一旁的三娘開始準備輔料。

她先去菜地裏拔了幾根蒜苗,洗幹淨。然後用刀背輕輕拍散,然後再把它們切成段,這樣可以使蒜苗更加出味兒。

她又剝了幾粒大蒜,把它們切成片放入碗中。

抓了一小把王公子送的辣椒粉,再拿來一小撮胡椒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