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過了幾天後,蝗蟲抓得差不多了,地裏的野草什麼的也被啃食得差不多了。

幸好他們燒了一部分蝗蟲的幼蟲,又抓了大部分的。山上的植物沒被啃食得徹底,隻是少了外圍的一層樹葉、野草。

是時候把紅薯挖出來了,這是桃花村一眾人的共識。

大家都拿著鎬頭挖著紅薯,一鎬頭下去,一串串紅薯就被挖起來了。把紅薯堆成一堆,大家卻沒有豐收的喜悅。

宋家大部分人都在挖紅薯,隻餘宋金負責來回運輸挖出來的紅薯。小黃氏懷有身孕,家裏的人一致認為她應該好好休息。所以,她負責在家裏整理紅薯,把紅薯的根挑出來。

地裏一位老人心疼地看著還沒長大的紅薯。

老人唉聲歎氣的:“可惜了,還沒長大就挖出來了。”

他身旁的年輕人說:“知足吧,若是不提前收了紅薯藤,虧損更嚴重。”

“說得是啊!”老人一想覺得也對,就沒再出聲了。

可還是心疼,兩人就這麼看著隻有小孩拳頭大的紅薯,齊齊歎氣。

正常來說,紅薯是可以做到“畝可得數千斤,勝五穀幾倍”的。可這些紅薯還沒長到最大,所以今年紅薯每畝的收成也隻有往年的三分之二了。

宋家把紅薯挖出來,因為沒水清洗,隻能用野草擦幹淨泥土,再用刀切片曬幹。

村裏的所有地都種上紅薯,還是挺可觀的。一時間,整個村子都彌漫著一種紅薯的香氣。

河裏和井裏的水已經差不多見底了,人們別說洗澡了,連喝水都成問題。

先是村子裏的小河幹枯了,然後桃花村一村子人都來到宋家和春花嬸家的水井打水。

都是一村子的人,人們倒沒有因為打水插隊的問題打過架。

可一個水井也供不起全村人的消耗啊!等水井的水也差不多打完後,人們又開始長途跋涉到小河的上遊打水。

上遊的人是不情願他們打水,也鬧了幾回,幸好沒人出事。

慢慢地,等到上遊的水也開始慢慢變少,最難的時候還是來了。

宋三娘小心翼翼地從家裏的水缸舀起一瓢水,喝了一小口才覺得好了些。

此時的水缸已經隻剩下淺淺的一層水了。

天兒太熱了,人都快被曬成人幹了。三娘每次都是,等每天差不多時間就補充一下水分。其餘的時間都不敢多喝水,水都是要等著做飯的時候用。

如今也顧不上幹淨不幹淨了,反正每個人都蓬頭垢麵的。

上個月,三娘還敢浸濕帕子擦一下臉,如今怕是不敢再浪費水了。畢竟每一滴水都得用在刀刃上。

如今,小河上遊已有幹枯的跡象,上遊的村子便把有水的地方把守起來。

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三娘表示理解。可理解歸理解,她們還是要生存下去的。

與其繼續跟他們扯皮,不如他們重新找一處水源。最好是離他們村子近的、鮮為人知的,而且沒人爭搶的。

三娘想起在夢裏,村子裏有人在山上找到水源。

等到傍晚,三娘才去找村長商量,是不是應該組織村民去山裏找水源的事。

沒辦法,白天太陽太大了,出去得消耗多少體力。回來又得熱得想喝水解暑,實在是消耗不起啊!

吃過晚飯後,三娘穿過一間間屋子,來到村長家門前。

“人都在家嗎?”三娘敲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