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宋家二哥宋良回來了。

今日,正好是他從縣裏回來的日子。他在縣裏教衙役的師傅製作箭弩,好幾日才回來一次。所以,每到他回來的日子,大家都很高興。

“二哥回來了。”宋玉興衝衝地從門外走了進來,聲音裏帶著怎麼也掩蓋不住的喜意。

又幾日不見,宋良看起來氣質更不同了,與之前的形象更是判若兩人,更英氣、身型也更挺拔了些。

宋良進門跟家人一一打過招呼後,目光來到張大叔一家身上停住了。

“這幾位是?”宋良疑惑地開口了。

他沒聽說自家還有什麼親戚呀?

“這是三娘找的幫手,張大叔一家。”宋玉搶先回答。

隨後,他又神神秘秘地湊到宋良耳邊小聲嘀咕:“要簽賣身契的那種。”

“哦?”宋良沒表現出太驚訝的樣子。

他想,三娘這麼做,一定是有她的道理的。

“二哥,正好需要你幫忙呢!等會兒我們擬了賣身契,你明日拿到縣衙裏落戶。”

三娘接著轉頭問張大叔:“張大叔可識字?”

“自是識得,家裏可有紙筆,小的這就寫好賣身契。”

於是,張大叔就自己擬好了一家人的賣身契。這種事有一就有二,他已經輕車熟路了。

不過這一次與之前又有所不同,之前是生活所迫,為了活命不得不賣身為奴。如今雖也是為了活命,可卻是自己上趕著求人家收留,雖是身不由己,可再沒有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好的了。

簽好賣身契後,他心下隻覺一陣輕鬆。

宋致看了覺得沒什麼問題,隻等幾人明天拿去縣衙裏登記、過戶,張家人就不再是自由身,而是變成幾個物件了,幾個宋家人的附屬品。

三娘覺得還是有必要叮囑張家人:“對外,你們隻說是我娘那邊的親戚,就說是我表叔一家吧,過不下去了,過來投奔我們,不要叫什麼主人、小姐的。”

“是。”張家三人連連稱是。

三娘心裏是有計較的,反正她娘又不是這附近的,沒人知道她娘到底有什麼樣的親戚,還有沒有親戚在世,她怎樣胡謅都沒事。

交代完這些,又要煩惱怎麼安置他們。家裏可沒有多餘的房子了。

“要不讓小翠跟我住吧。”宋蓮開口了。

三娘想了想覺得也行,至於另外兩人,她也有了安排:“那張大叔、張大娘就辛苦你們今晚先住棚子裏了。今日天色已晚,等明天我們再一起給你們在旁邊的空地上搭一個房子。”

張氏夫婦自然沒有異議,感激地點了點頭。

“多謝各位為我們費心了。”

因為二哥回來,且又多了張大叔一家。三娘想著要不今日就吃得豐盛一點吧。

也算是慶祝家裏多了新成員吧。

雖然張大叔他們是奴仆,可三娘並不打算苛刻他們,就拿他們當平常來家裏投奔親戚。

“今日二哥回來,就由我親自下廚給你們做點好吃的吧。”三娘頗有些自得地說。

對於一家的廚藝,她還是挺有自信的。

宋玉一向是三娘的狗腿子,自然是捧場的:“好耶,今天可托了二哥的福。”

說著,又衝著小翠他們擠眉弄眼:“這下你們有口福了,我們家三娘做飯可好吃了。”

於是,一家人又各自分工。

男人們去收拾棚子以及準備明天蓋房子的材料,李氏不放心也去盯著了。大嫂在屋子裏帶小侄子,宋蓮也要回屋做針線活兒。

三娘可做不來這些,以前她的針線是大伯娘給做的,如今宋蓮歸家,這個活計又交到了宋蓮的手上,她現在做的正是三娘的那份。

張大娘倒是想幫忙做飯,不過三娘聽說她會做針線,就打發她跟宋蓮一起了。

隻剩一個小翠,非要留在這裏陪著她。

三娘一想,正好給她打打下手,就由著她了。

三娘從地窖撬出一大塊糯米牆,拿了一把野菜幹、又割了一些鹹肉,準備做一頓豐盛的晚餐。

小翠自來熟地跟著三娘:“小姐小姐,我們這是準備幹嘛呀。”

“忘記我剛剛說的了嗎,小翠,你應該叫我婉姐姐。”三娘轉過頭,柔聲對小翠說。

對於小翠,三娘覺得她年紀尚小,總是不自覺想對她好點。

小翠俏皮地吐了吐舌頭:“我差點忘記了。”

而小翠也是個心思簡單的姑娘。

來到宋家之前,她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知道小姐沒打算留下他們後,她的心情像是掉入穀底,而如今他們一家人能夠不分開,她又開心起來了。

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小翠開心地想。

現在三娘可不管小翠心裏想什麼,她還要準備今天的晚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