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皇妹曆盡萬險,終於回到我朝,朕心甚慰,咱們一起敬她一杯!”
總算不是一個來了就受難的位麵了,寧濛穿到這裏,隻見一個穿黃袍的人衝大家舉杯示意,又自稱是朕。
寧濛仔細看看,嗯,不是在戲台上,看來這位是真皇帝,年紀也不大,不過二十來歲。
他稱為皇妹的女人坐在他右手邊,寧濛則坐在他左手邊,看來原身地位不低。
但眼下的情形又很奇怪,一是被稱為皇妹的女人看寧濛的眼神涼颼颼的,那敵意遮都遮不住。
二是這裏有些簡陋,席麵也不見如何奢華,再看對麵那位“皇妹”,形容憔悴,打扮也算不上華麗,想必原身也是如此。
這樣看來,倒有些像落難皇室,寧濛借著大家舉杯的機會翻看著原劇情。
原身也是公主,而且是皇後唯一所出的嫡公主,自幼備受寵愛。
可惜原身的父皇是個風雅皇帝,不愛打仗,更不喜開疆擴土,所以朝廷上下武備鬆弛。
可你不想作戰,不代表別人也不想。
外族大燕的兵馬突然長驅直入,除了原身和當今皇上寧斐,其餘皇室盡落入敵手,受了無盡屈辱。
原身的父皇母後,不堪受辱,雙雙自盡。
原身大燕進兵之前正在郊外打獵,她的親兵見勢不好,不顧她反對,帶著她一路南撤,躲過追兵!
當時兵荒馬亂,各處狼煙,他們幾次出生入死,終於得知皇三子寧斐在南方依仗天塹抵擋大燕騎兵。
因大燕入侵時,寧斐正在南方辦差,所以躲過一劫。
南方要抵抗外敵,需要有人帶領,就都聚在寧斐身邊。
原身就在親兵護衛下渡江,與寧斐彙合。
雙方見麵,都滿腹心酸,忍不住抱頭痛哭!
他們雖是兄妹,但皇家親情本就淡薄,以前他們不過是見麵問候幾聲,麵子情而已。
隻是如今劫後餘生,不比以往,彼此都有一腔委屈要訴,還多了幾分同仇敵愾的義氣。
這位麵女子的地位沒那麼低,原身自幼習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所以他們之後就齊心協力,共抗敵兵。
寧斐隻是個不受寵的庶子,沒有得力的外祖相助,眾人雖然推舉他,但他總有幾分心虛。
原身畢竟是嫡公主,母後出自名門望族,跟那些世家都聯絡有親,有她站在寧斐這邊,真是如虎添翼。
後來打退敵兵,他們勉強穩住南方局勢,原身帶領群臣勸寧斐登基為帝。
反正父皇已經死了,生前既沒有嫡子,也沒指定太子,皇室也都死的七七八八了,倒不如寧斐繼位,讓民心安定。
寧斐推拒不過,隻得繼位稱帝,封原身為鎮國長公主,有上朝議政之權,一切看來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不料,自此以後局勢急轉直下。
寧斐不想繼續跟大燕打下去,也不思恢複河山,隻想偏安一隅。
原身則誓要恢複國土,二人意見不合,爭執了好幾次,每次都不歡而散,那點共同抗敵的兄妹之情快消耗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