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原狠狠地捏緊拳頭,“不會的,我的士兵都經過嚴格的訓練,又有精良的裝備。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為何而戰,他們知道這一戰並不是為高某人,不是為所謂的朝廷而戰。這一站是為他們自己,是為他們身後的家人。輸了,不但他們的親人,全天下的漢人、蒙古人、回族人……都會變成建州強盜的奴才。此戰必須勝利!”
想到這裏,身上暖和起來,風中也夾帶著青草的味道,春天要來了啊!也許,在這樣的陽光下,用不了幾天,地上的雪就要化了。
努力振作起精神,高原朝坡下看了看,目光中,一個青年商人快步跑上來,跪在高原麵前,“叩見高將軍。”
來人正是陳留情報司的特務頭子洪強。他本呆在揚州商會本部,可後金的入寇讓他的山東組的工作陷於停頓,他也明白,目前情報司工作的重點在山東和京畿。為了保證任務能夠順利完成,他帶著情報司的精銳來到山東,試圖恢複已經被破壞殆盡的情報網絡。
“起來吧。”高原朝他點點頭:“京畿那邊如何,明朝的軍隊有什麼動向?”
“謝將軍。”洪強站起來恭敬地回答:“北京的戒嚴還在繼續,給我情報司的滲透製造了很大困難。依我看,後金大軍不走,北京的戒嚴不會解除。朝廷已經開始有所動作,據說,北京城在戒嚴了幾個月之後,城中百姓生計越發地困難起來,就連烤火的柴禾出現短缺。因此,我情報司分析,朝廷肯定會在短時間內組織一支軍隊同後金決戰。”
“永遠不要指望朝廷的軍隊。”高原想了想,崇禎十六年應該很快就過去,這一仗一打完,就是六月,那時候李自成也該進軍北京,發動對明王朝的最後一戰。留給自己的時間還真是不多了,到時候,禦座空懸,天下大亂,正是我輩上位的良機。可以提前準備了,“洪強,從現在起,你們情報司的工作重點要放在北方。你立即讓你手下的情報人員向北京和山海關的吳三桂那裏滲透。馬上,立即,即刻。”
“是,我這就去辦。可是……”洪強有些遲疑,“北京還在戒嚴,要滲透進去有些困難。
“不用急,也許用不了兩個月,北京就會解除戒嚴,隻要我打敗後金大軍。”高原說:“回去吧,這裏是戰場,你又是非軍事人員,死了可惜。”
洪強:“是。”一拱手,退了下去,然後跳上戰馬,朝西慌慌張張地去了。
等洪強走遠,高原又問身邊的徐以顯:“將士們的情況如何?”
這次在城外列陣,高原將七千人馬全拉了出來,至於那一萬輔兵則留在城中安撫百姓,維持治安。這次雖然能夠不戰而拿下濟寧,但城中物資卻被明軍搶了個精光,搶不走的也一把火燒了個精光。所以,高原拿下濟寧,不但沒有收獲反倒背上了一個大負擔。可這次北上抗金,為的就是撈取一個好名聲,這個包袱他不能不繼續背下去。滿城百姓,兩萬大軍要吃要喝,陳留是指望不上了。所需糧草完全依賴兗州西部七縣供給,如此下去,隻怕用不了一月,就會發生困難。
因此,首要任務是打退後金,占領兗洲,取後金軍需自給。
將士們也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全都靜靜地站在身前的山坡上,等到即將到來的戰鬥。因為站的時間有些長,有的人已經凍得四肢發麻。
徐以顯笑道:“將軍放心,除了有些冷,戰士們都精神著呢!畢竟都是老軍旅了,又是百勝之師,大家都盼著敵人早點來,好打完回城休整。”
高原眯著眼睛,遲疑道:“你覺得這一仗我們贏麵大不大?”
徐以顯有些吃驚地看著高原:“將軍說的是什麼話,如果連你都沒有信心,這仗還怎麼打?依我看,後金雖然精騎甲於天下。可他們長途來襲,到這裏想必已經疲憊。今天天氣不錯,路上雪化,騎兵跑起來也快不了。而我軍以逸待勞,士氣高昂。再說了,洪強的情報顯示,敵人的主將嶽樂不過是一個毛孩子,從來沒上過戰場,而將軍卻是百戰勇將。這一仗怎麼看都我軍有七成的把握獲勝。”
“七成,不錯了。一場戰爭,有六成把握就可以開打。”高原喃喃道:“等他們到這裏,也該是傍晚了,天一黑大家都打不成了。所以說,我軍就算初戰失利,也無大礙。”
徐以顯一跺腳,大喝道:“將軍,我一直敬你是一個驍勇剽悍的猛將,怎麼臨到這時了還婆婆媽媽起來了?後金兵又不是三頭六臂,他們也是人,一樣會敗,一樣會死,怕他何來?如此猶豫不決婆婆媽媽可不像你!”
聽徐以顯這麼一聲斷喝,高原猛地睜大眼睛,狠狠地盯向東方:“你說得對,怕什麼,沒什麼可怕的,我軍必勝!”是呀,一直以來,人人皆說後金的強大。可這一切隻是停留在書本上和人們的傳說之中。實際上,後金的戰績是建立在明朝軍隊的無能和懦弱上麵。具體情況如何,打過就知道了。
他之所以這麼說,也不過是排遣一下大戰之前的緊張情緒。這是陳留之成軍以來最大的挑戰,上一次同孫可望對決時,張獻忠的軍隊雖然也人多勢眾,可戰鬥力卻是十分低下。而自己又是偷襲,做不了準。但這一次,他和後金擺開了陣勢硬碰硬,毫無花巧。說不緊張那是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