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集團衝鋒(1 / 2)

“真是壯觀啊,這就是戰爭的美感。”望著已經將視野整個占領的火把群,高原禁不住一聲感慨。他看了看身邊的徐以顯:“老徐,你以前見過這麼多軍馬的衝鋒嗎?”

霧更重,將一切都如同籠罩在一片毛玻璃裏,掏出懷表看了看,已是下午四點三十。夜色好象已經提前降臨,火把越來越多,將霧氣照成一團巨大的紅雲。

徐以顯搖搖頭,“我以前在張獻忠那裏時,八大王軍勢最鼎盛的時候也曾有過上萬騾馬,但真正能夠用於作戰的不過四千。且分散到軍中各部,像這麼集中在一場戰役之中,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顯然,後金一次集中上萬騎兵衝鋒,這樣的攻勢幾乎是壓倒性的。如果不出意外,同時代還真找不出哪一支軍隊能與之相抗衡。這也是自後金入寇中原以來,為什麼明軍隻躲在城池裏死活不敢出來接戰的原因。

維持一支上萬人的騎兵,需要兩三萬輔兵和大量的糧草、器械,這麼多物資,足夠組建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也隻有以後金如日方中的國力,久經沙場的健兒還有可能大規模地使用騎兵集團戰法。

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原是以開封、歸德一隅抗衡後金的舉國之力。

這是一次真正的軍事冒險。

可在民族大義麵前,有的險必須冒。

高原:“那麼,若你是嶽樂,會采取什麼樣的戰法呢?”

徐以顯想了想,說:“若我是嶽樂,手下全是騎兵,肯定會在第一時間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我的一點,然後以兩翼迂回攻我後麵的炮兵陣地和中軍。想來也不過如此。”

“問題是我兩翼都是湖泊,正麵雖寬,可一打起來,回旋空間卻不大,你覺得後金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會冒險通過冰封的湖麵嗎?不會,嶽樂肯定不會。”高原搖搖頭,嶽樂雖然第一次上戰場,但據情報司的情報顯示,此人頗有機敏,技巧靈變,戰場嗅覺很好。可聰明人的毛病是想太多,但一但做事卻異常地謹慎。也因此,嶽樂肯定會以堂正之兵猛擊陳留軍正麵。他的騎兵能夠一衝而過自然很好,若衝不動,隻需不停加強壓力,等待後麵的步兵跟上,陳留軍縱有千般計算,最終也不過是一個被徹底吃掉的命。

對上這樣的敵人,你卻也沒什麼法子可想,也隻能硬扛了。

高原說:“我的戰術很簡單,先用遠程火炮轟擊敵人衝鋒隊型,混亂遲滯敵人騎兵的衝鋒,然後用方陣抗擊敵人的攻擊。待敵疲憊,我騎兵再反擊。”

陳留軍的倒品字陣型也是如此安排,兩個步兵方陣在前,騎兵在後,炮兵居中。正好將正麵的開闊地封住。

一般來說,輕騎兵都布置在軍陣的兩翼,以方便對敵包抄騷擾,擾亂敵人中軍。待敵混亂,重騎再正麵衝擊,然後步兵跟進。這是一種教科書式的戰術。可問題是,後金全是騎兵,自己的輕騎若放出去機動優勢近乎為零。再說,敵人是我五倍,隻怕第一時間就會被盡數吞噬。

單純以騎對騎,拋開裝備不談,大家都是輕騎,交換比通常都是一比一。而後金的騎術可比陳留軍高出不少,如此算來,交換比能夠達到二比一也算好的了。因此,死搬硬套那種戰術無疑找死。

因此,高原決定,單純依靠前麵的步兵方陣正麵抗擊,騎兵僅僅做為總預備隊,在最緊要的關頭反擊。

徐以顯也是心思慎密之人,聽高原這麼一說,微一思索,便點點頭:“善。如果我沒猜錯,敵人肯定會以大隊不停歇地衝擊我軍其中一點。隻不知道,以我能承受幾次衝鋒,又能堅持多久?”

“不管多久都要堅持下去,天一黑,隻要我陣不亂,又有火器不停轟擊,敵人想不退都不成。”高原笑笑,“隻不知道敵人會選擇我那一個方陣下手,我到希望他們挑選王滔的無畏營。”王滔和黃鎮雖然是叔侄關係,但二人性格卻大相徑庭。王滔沉毅果敢最適合這樣的苦戰。相比之下,性格開朗的黃鎮倒長於攻擊。高原倒有點怕嶽樂別挑上黃鎮。

徐以顯深以為然:“的確如此,眼前的敵人是這次入關的精銳。隻要打敗這支軍隊,後金西路軍段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再與我軍交手。山東局麵也可改觀。否則,我等也隻有退回河南的命運,不但損失慘重,連剛到手的七縣也保不住。不得不拚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