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重新回到主題,拋開獻策者的外因,單就劉邦、項羽兩位的做法來看,也能看出他們之間的不同。那就是他們對時局的認識和把握不同,或者說,他們心中的理想不同。劉邦考慮全局多,項羽考慮自己多;劉邦有王者的風範,項羽有濃鬱的人情色彩。
應該說,兩位都有著遠大的誌向,項羽也許沒有劉邦野心大,但是他也想做號令天下的西楚霸王。項羽的這個誌向其實已經實現了,消滅了秦軍主力,各路諸侯唯其馬首是瞻,也占領了關中,殺掉了秦王子嬰,燒掉了象征秦朝皇權的鹹陽宮。因此他很滿足,所以他不想留在關中,所以他聽不進韓生的勸告。
劉邦一心想進關中,想按照楚王熊心的約定,成為獨霸一方的關中王。這個目標很明確,也很渴望,當時劉邦入關並不順利,特別是在陳留遇阻,前途未卜,所以一旦有利於他入關的建議,他都會聽取,這個理想信念會讓他忽略一些微小的細節——比如酈食其對他的態度,從而聽得進別人的意見。
這兩件事對雙方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劉邦最後得以順利入關,雖說聽酈食其的意見也不算關鍵原因,但其作用是明顯的。而項羽不入關中,自此遠離劉邦,也就給了劉邦機會。對於劉邦來說,離開項羽的視線範圍,相當於天高皇帝遠,更便於發展勢力。
有人說項羽是戰略上的失誤,沒有認識到關中的戰略意義,或假設項羽占據關中會如何如何。我想這隻是紙上談兵、事後諸葛亮罷了。關中具有地理優勢,這個我不否認,但也沒到非它不可的地步,秦朝定都關中,不照樣被劉邦帶著為數不多的人馬打下來了嗎?可見八百裏秦川並不是什麼堅防的神話,唐朝之後也沒聽說還有哪個朝代定都關中,不照樣得天下嗎?所以什麼戰略不戰略的,那都是閉門造車的扯淡話,就像一些軍事專家分析國際形勢時的侃侃而談一樣,站著說話不腰疼,也不用負什麼責任,你讓他指揮打仗試試,肯定完蛋。戰爭瞬息萬變,地勢地理隻能算一個外因,解放戰爭時蔣介石據有長江天險,號稱固若金湯,不照樣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搶灘登陸嗎?還有長征途中的險中之險的大渡河,不也照樣被我紅軍拿下嗎?
項羽的錯誤其實在於他的內心,他過於自信,如果他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而別人又不能給他一個令他信服的論證,他就會固執己見,一條道走到黑。項羽最後敗於劉邦,也正是源於這種自信。項羽根本就沒把劉邦放在眼裏,所以他後來會將漢中割給劉邦,連那驍勇強悍的卷邯他都能打敗,何況羽翼未豐的劉邦呢?這不是小視劉邦、忽視劉邦,而是自信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項羽也沒有把天下的諸侯放在眼裏,所以他不會在關中落腳。可以說,項羽成功源於自信,失敗也源於自信。
與項羽對應的,是劉邦的不自信,他對自己的韜略不自信,所以他要借助別人、借助外力,所以會有眾多的能人來投奔他,勢力也越來越大。到最後,他也能變得自信起來,終於發兵五十萬,去和項羽一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