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峰回路轉的必然選擇(2)(1 / 1)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在上海創刊的有:《覺悟》、《星期評論》、《湖南》、《南洋》、《建設》、《新群》、《上海學生聯合會通俗叢刊》、《黑潮》《民心》、《新婦女》、《工商之友》、《平民導報》、《天問》、《政衡》、《上海周刊》、《新人》、《解放畫報》、《平民》等。

在天津創刊的有:《南開日刊》、《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平民》、《新生命》、《覺悟》。

在浙江創刊的有:《杭州學生聯合會報》、《浙江新潮》、《浙江省第一示範學校校友會十日刊》、《寧波工廠周刊》、《獨見》、《浙江學生聯合會周刊》、《錢江評論》、《進修團團刊》、《晨鍾》、《新學報》、《浙江第一中學學生自治會半月刊》、《杭州女界》、《浙人》等。game.mihua.net

此外,還有在湖南創刊的《新湖南》、《湘江評論》、《湘潮》;在廣東創刊的《民風》、《新學生》、《工界》;在福建創刊《閩星》、《閩星日刊》;在江蘇創刊的《少年社會》、《婦女評論》;在湖北創刊的《新空氣》;在成都創刊的《星期日》;在廣西創刊的《救國旬報》;在河南創刊的《青年》;在陝西創刊的《秦鍾》;在山西創刊的《新共和》等。

在出版刊物的同時,誌同道合的青年知識分子自然而然地結集成一個又一個進步社團。五四運動前,青年學生中的進步社團就有“學生救國會”、“國民社”、“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少年中國學會”和“互助社”、“新民學會”等。五四之後,隨著眾多進步刊物的劇增,這類學生社團也迅速湧現。小到幾人,大至數十人,甚至上百人,大都由同一學校或同一地區的青年學生組成,他們往往以一個刊物為中心,以文會友,交流思想。刊物的名稱大多也是社團的名稱。如由趙世炎發起成立的社團“少年學會”,其名稱就來自於他創辦的刊物《少年》;周恩來等組織的“覺悟社”,就由刊物《覺悟》之名而定。轉引自李新、陳鐵健《偉大的開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頁。可以想見,在五四後的一年中,400多份刊物,就意味著有數目相近的青年社團活躍在中國社會的舞台上。

以各自的刊物為陣地,以筆尖為銳器,關心國家命運和前途的先進青年知識分子呼喊著“社會改造”的口號,開始充滿自信地追求新生活。毛澤東在他主編的《湘江評論》中振臂高呼:

時機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閘門動了,且開了!浩浩蕩蕩的新思潮業已奔騰澎湃於湘江兩岸了!順他的生,逆他的死《湘江評論》第1號,1919年7月14日。;

我們知道了!我們覺醒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湘江評論》第4號,1919年8月4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