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咽了口水繼續道:“我們是來這的第一批難民,我們比後來的擁有更多的選擇權,現在各家抓緊選宅基地,然後到我這來彙總。”

翠花心想:這要住一輩子的房子肯定馬虎不得,不能再住茅草房含糊了事,要住就住青磚房,還要帶個小院的那種。

“娘,我們怎麼選,都聽您的。”高老大帶頭發言道。

這時,張嬸子急衝衝走了過來,“親家母啊,我剛跟我男人合計過了,我們兩家好歹也是親家,要不還是跟原來一樣做鄰居,互相幫襯,你說好吧。”

翠花點了點頭說:“當然好啊。隻是我家還沒想好這宅子蓋在哪。”

“哎呀,我家那口子看過了,他說東頭那邊地勢高,日頭大,離河近,方便咱們呐洗衣打水,是個不錯的地方。最主要的是離縣上也近。”

翠花看了眼,那地空曠確實不錯,點了點頭道:“那感情好啊!就依老李的。孩子們,跟著走吧。”

到了那頭,發現四周都是平地,長滿了雜草, 老李已經帶著子孫們在那搭木棚子了。

要說這老李家啊,之前在遊山村是做物流生意的,養了頭驢專門拉人去鎮上趕集,早出晚歸的倒也能賺點錢。

他家人口單薄,隻有一個兒子,二個孫子又還小不頂事,唯一的女兒也已經嫁入高家了。所以緊挨著老高家是想找個幫襯。

翠花跟張嬸子一起去找村長登記房屋選址,村長考慮到老高家人口雖然不是最多的,但是他家在路上做出過貢獻,不僅房屋麵積給她劃大,還多分配了屋後一塊空地給他們種菜。

村子裏沒有人有意見,那是他們老高家應得的。

回到東頭,兒子們已經搭好了三個木棚子,拿油紙往上一罩,就跟現代去外邊野營的帳篷差不多。

三木棚子圍著個簡易的黃泥土灶台廚房,旁邊弄了個位置堆放了柴。兒媳們在溪邊打水,小孩們在溪邊玩耍著。

此時,已經是申時了。

溪水不深,才到膝蓋處,站在清澈的溪水裏還能看到魚兒遊動。有不少青壯已經卷起褲腳下到水裏撈魚,準備今晚加菜了。

可惜了,沒一個能抓住的。

看到高老四跟高進寶,這對叔侄也在水裏撈魚,撲的一身水都沒找到一條魚,可把翠花逗樂了。

她喚出係統商城買了5個撈魚網。

【財富值】:132443文。

還行,這場逃荒路途,不僅沒虧空反而有富裕,她家現在也算是百兩戶了。不過接下來蓋房子、買家具、衣物被子等物品,那樣不要花錢,她得想想辦法怎麼賺錢了。

自家留了一個撈魚網,給了一個小李(李氏他哥),剩下三個都隨手送人了。

用了工具,很快魚就隻能乖乖跟著上岸了。

他家運氣不好,有了工具也隻撈了八條,有個青壯撈了十幾條。

吃不完的魚看看誰家沒有,就送過去。

把魚翻兩麵煎煎,往鍋裏直接倒水,熬成魚湯,格外鮮甜。

吃飽喝足後,大家都早早睡了,明天還有一堆活要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