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貨鹵好之後,蘇簡就把鹵貨用筷子夾到筲箕裏晾著。
“哇,好香啊,跟以前吃的味道差不多。”陳希饞的嘴裏不停的分泌出口水。
蘇簡切了一個豬心和一塊豬肝,讓她和小水二妞一起吃。
“我昨天去王婆婆家換菜的時候,發現他們家有很多的紅薯,我想去多買點,然後把紅薯做成紅薯幹,這樣可以保存很久的,而且紅薯也不貴,才三文錢一斤。”蘇簡對陳希說。
陳希也點頭說道:“那我跟你一起去王婆婆家買點,以備不時之需。”
古代的冬天比現代冷很多,因為這裏沒有汙染沒有化工廠,也沒有空調汽車排放暖氣什麼的。一旦要是比以往的冬天更冷,那麼食物和衣物就是最重要的東西。
在現代剛入冬,溫度在南方溫度會保持在十至十三四度左右,而這裏剛入冬不久,溫度就已經下至到八九度左右。
晌午還好,早和晚保持在五六度,半夜溫度隻有三四度。
爹說,今年的冬天氣溫低的詭異,恐怕會有雪災。
蘇簡和陳希必須要為這個冬天而做準備。
吃完鹵貨,蘇簡又把買回來的白糖糕拿給二妞和小水,並且囑咐小水和二妞在家烤火,外麵實在是太冷了。
兩人就朝著王婆婆家走去。
爬上小坡,就看到王婆婆在院子裏挨著籬笆圍欄邊的菜地裏除草,幾個孩子也都在一旁玩著石頭。
地裏的蘿卜長勢很好,白菜還有許多,外麵的葉子都被白霜打壞了些許。
王家的青壯年和女人也都出去幹活,王婆婆活了這麼大的歲數,天象還是會看的,今年糧食沒有收成,因此要求兒子媳婦多賺點錢,到時候多買點糧食存著。
“王婆婆,您在除草啊。”蘇簡與陳希跟她打了聲招呼。
一般人都不來這裏串門,尤其是今年日子難熬,因此看到蘇簡和陳希的到來,王婆婆很是高興。
“簡丫頭,希丫頭,你們怎麼來了?”王婆婆站起身走了過來,親切的握住兩人的手。
“婆婆,我和希希打算來買點紅薯準備過冬吃,我知道你們家今年紅薯的收成還不錯,你們一家人也吃不完,冬天裏放久了也會被凍爛,所以我和希希打算各自買二十斤紅薯。”蘇簡道。
王婆婆點點頭,雖然今年水稻顆粒無收,但好在地裏的紅薯還不錯,大致有兩百多斤的樣子。
他們家可以輕輕鬆鬆度過這個冬天,一直到明天的夏收。
比村裏大部分的人都好過很多,兒子也都正值壯年,也是掙錢的好手。
“行。外頭都賣三文錢一斤,我就收你們兩文。”王婆婆道。
“不不不,就按照三文錢算吧,今年大家都不容易。”蘇簡笑道。
王婆婆道:“蘇家的情況我們都清楚,這些日子全靠你撐著,你們更不容易。”
“婆婆我最近在鎮上賣吃食,一天還是能賺點小錢,大家都不容易,我不能占這個便宜。就照三文錢的算。”蘇簡固執地道。
王婆婆家人很好的,對蘇家頗有些照顧,現在年成不好,她不能占便宜。
“行吧。”王婆婆歎了口氣無奈道。
“哇,這麼多啊。”陳希有被驚到。
“今年全靠這點紅薯度日了。”王婆婆把紅薯往麻袋裏撿,撿的全是個頭大好的那種紅薯,然後找來杆秤稱。
一人二十斤,王婆婆還多給了幾根,差不多一人多了一兩斤,一共給了王婆婆一百二十文。
“謝謝婆婆。”蘇簡把麻袋扛在肩頭就要走,忽然想到了什麼就對王婆婆說道:“婆婆其實吃不完可以做成紅薯幹,這樣就可以存放很久了。冬天溫度太低,這些紅薯一時半會吃不完,肯定會被凍爛掉的。”
蘇簡的話,王婆婆聽進心裏去了。
她把兩人送到小坡下的平路上,這才回到院子裏繼續除草。
回去的路上,有不少回家的婦人看到蘇簡和陳希扛著一麻袋的東西,停下了腳步。
“蘇大丫,陳大丫,你倆扛的啥呢?”
蘇簡沒見過她,不認識,沒打算接話。
陳希家挨著一片人戶,因此倒是認得她。
她皺起眉毛有些煩躁地說道:“吳嬸子,我們扛的啥關你啥事啊?”
吳嬸子被噎住了,頓時臉上的表情難看死了。
“你這孩子脾氣真是大,我就問問。”雖說如此,一雙眼睛都黏在了兩人扛在肩上的麻袋。
明眼一看那形狀一坨一坨的凸起,就知道那一麻袋都是紅薯土豆什麼的。
吳嬸子朝著王家看去一眼,聽說王家今年的紅薯收了一兩百斤,不知道這倆丫頭是去買的還是偷的?對啊,她倆買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