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末尾(2 / 2)

喜歡寫些漫無邊際的東西,一來,記錄下此刻的心情,隻要寫下就可對未來的從前有個清晰的記憶;二來,別人看不懂其中玄機,也就不會引來流言中傷或者惹人厭的誤解;三者,可以在外人眼裏看著有些莫測高深,增添空間的幾分神秘氣息。

話說此次暑假即將結束,這裏還真有一個好消息,傳說中的新校區搬遷就要來臨了,盼望了三年的新校區我們終於可以見麵了。為什麼說喜歡新校區呢?主要是老校區那基礎設施太老了,幾千人擠在一塊巴掌大的小校區裏就跟蒸饅頭差不了多少,一到夏天臭汗味在教室裏彌漫,透氣都透不過來,更不要說學習了。有新校區的話那可就不一樣了,寬敞的教室,潔淨的空調,學習環境那叫一個舒服,再也不必為臭汗味發愁了。搬了新校區,居住環境也好多了,再也不用七個人擠在廁所邊上的小黑屋裏度日了,新校區六個人一個宿舍,還有電腦桌書架什麼的,那宿舍日子得多滋潤啊!再者就是西校區離南郊客運站很近,回家可就方便多了,這才是我喜歡搬新校區的重點。這些在沒搬新校區之前完全是空想,實際上怎麼樣還未可知。

小孩子們還沒有來學校報到,搬新區嗎?我們這些人就該是開路先鋒,先把新校區那邊收拾好了再迎接下撥小屁孩的到來。學校這邊秋雨已經連綿了好多天了,到處都是濕漉漉的,搬遷的通知已經下來了,人們正在忙著打包行李的事兒。學校通知每個班的行李都要按規定寫好學院名稱年級,宿舍號和個人姓名,學院裏統一發的標簽,按規定填寫就行了,每個人限3個包裹,包裝袋自備。說到這兒班裏的人就來氣,學校為此次搬遷每個人發了50元的搬遷經費,雇車,買包裝袋,貼標簽,足夠用了。不知為什麼學院裏卻讓我們這些人自備搬遷用具。東院學院每人發了5個大編織袋,想裝多少行李就裝多少,怎麼到我們這兒就成自備了呢?還每個人限三個包裹,這不更是純扯嗎?我不知道所謂的搬遷經費跑哪兒去了。對此人們有許多怨言,可領導們的臉都是向上的,有誰會注意到同學們的臉色呢!有些同學想去學院評理,結果讓自己宿舍的人攔下來了。評理?評什麼理?就算你有理又能怎樣?人家一個學院現狀所限就把你回了,還耽誤了買包裝袋的好時光,咱得抓緊時間去買,不然讓高教市場的小販們知道咱學院的搬遷現狀之後,他們串通抬高物價那就麻煩了!確實是,這才是正兒八經的事兒,比起找領導扯淡實惠得多。我們宿舍購買包裝袋的任務交給了小元,每人3個大袋,兩個小袋,多少互補,原則隻有一個,一件不落的全部帶走。把采購任務交給小元是最適合的了,踏實放心。搬遷定在周六這天早上,也就是說明天早上,時間緊迫,該好好整理下宿舍這些東西了。書籍,被褥,體育器材,各種零碎的小東西,平時不用不知道,這一收拾還真不少,牆角裏堆得那些書也是多年未見天日了,光這些書就得百八十斤,箱子裏的衣服,換季的被被褥,粗略打包就弄了三個大包了,還有那麼多淩亂的小東西沒收拾呢!乒乓球拍,籃球,握力器,輪滑鞋,太極劍……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家當。

“這麼多破書,老沉了,咱不如賣了吧!反正都兩年沒看過了。”葉子說。

“這可是咱們的大學課本,你舍得賣啊!”小元說。

“這有什麼舍不得的,這些書你看過嗎?也就那時候應付考試讀過兩遍,在宿舍放了兩年了,你看傲劍的次數比這可要多多了。”葉子說。

“也是,帶過去也是占地方,今後也不會看的,要不咱挑幾本賣了吧!”小元說。

“我看你還是找幾本有紀念意義的留著,剩下的全賣了吧!”姐夫說。

“是,就是這麼個理,這玩意兒那麼沉,上樓下樓的老費勁了。”小強說。

“我可不賣,說不定今後就用得著。”坡坡說。

“你今後還要考研究生,肯定用的上,我們這些人就不同了,沒那雄心壯誌。”我說。

“咱把這些書放一塊兒吧,賣了錢就當舍費了,買包裝袋的錢還是小元拿的呢!”小強說。

“好,就這麼辦,大家趕緊把不用的破書扔這破袋子裏,待會兒樓道裏賣了去。”葉子說。

《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大學體育》《大學英語》聽說讀寫《意林》《讀者》《體壇周末》《籃球先鋒》……各種破書破報全堆一塊兒了。這堆破紙還真挺沉,弄出去賣了100多塊,舍費有了一筆收入,這次的搬遷費算是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