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財富的源頭,誠信是做人之本,誠信是高層次做人的重要內容。誠信是經商的重要法則,無論什麼時候都一定要恪守誠信,這也是一個商人能否做成大事業的重要因素。
3.放開眼量,誠信一生贏到老
人們都願意與誠信的人交往、做生意,原因就在於這樣的人不會造假,誠信就是一個無字招牌,誠信就是一個活廣告。
王永慶被稱為“塑膠大王”,他之所以非常成功,與他的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是分不開的。當年,他選擇誠信,雖然放棄的了眼前的私利,但是,也有利於台塑的長遠發展。
在那段時間,台塑公司為了擴建自己的廠房,需要吸收大量的資金,於是承諾其增資股以250元的價格拋出。很多股民認為這是賺錢的機會,於是紛紛買進。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台塑的股價開始大跌。在1974年的時候,台塑的股價甚至跌到了每股241元。股東們在股東大會上一致認為台塑占了便宜,希望台塑能夠補足承諾價和市場價之間的差額。但是,我們都知道,投資股票本來就是一件冒險的事,沒有風險哪來的利潤,而有風險就會有損失,豈能讓廠家包賠損失?
但是,王永慶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股東們的要求並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或許是王永慶為了感謝當初股民們的投資,台塑才得以順利走上發展的軌道,所以,他竟然對所有的股東承諾,如果在6月30日收盤價格不超過240元,那麼台塑將以這一天的收盤價為標準,補足差價。
結果,在6月30日收盤那天,股價竟然到了每股207元。王永慶當即決定,兌現自己的承諾,每股退給股東43元,為此,台塑的損失竟然高達4000多萬台幣,王永慶的這一壯舉,在股市上也是前無古人的。
在當時,很多商家都嘲笑王永慶,說他太傻,白白地往外扔錢。因為在那些商家看來,諾言是並不具有法律效應的合約,即使跟那一幫股東打官司,王永慶也沒有任何輸的可能,完全可以一分錢不花,省下這4000萬台幣。但是,王永慶當年是這樣說的:“做生意,不能總是盯著錢看,應該把目光放遠一點。台塑今天損失的僅僅是4000萬台幣,但是,台塑贏來的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信譽,這信譽的價值是巨大的,不能用錢來衡量。”
在20世紀80年代,電子行業成了熱門,台塑為了趕上時代的腳步,決定進軍電子行業。當時,股東們個個憂心忡忡,擔心搞石化工業的王永慶是否有能力成為電子工業的行家,生怕自己手中台塑的股票變成一堆廢紙,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這時候,王永慶站出來了,他對股東們承諾說,今後股東們將會獲得更多的紅利。僅僅是這一句話,股東們就徹底放心了。在股東們看來,王永慶的承諾便是效益。果然,在股東們的大力支持下,台塑很快就在電子行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股東們自然也增加了不少紅利收入。
王永慶“一諾千金”的美名,不僅僅是在台灣地區為人們所稱頌,即使在國外,也被廣為傳播。他不僅對股東信守承諾,對員工,對社會也是如此。曾經有位外國銀行的高級主管這樣評價王永慶:“王永慶的英文簽名,就代表了信譽,我們可以為他提供無限期的長期貸款。”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誠信更是一個商人的財富源頭,隻有恪守誠信,才能夠擁有長遠的利益。隻有誠信做人,才能迎來別人的尊重和敬服,誠信能讓我們走得更遠,讓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智慧點睛】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誠信更是一個商人的財富源頭,隻有恪守誠信,才能夠擁有長遠的利益,隻有誠信做人,才能迎來別人的尊重和敬服,隻有誠信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讓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