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丫出生的時候運氣比較好,已經渡過了末世初期的混亂,大家能夠有一定秩序的殺喪屍而不是殺人。
至於她這個充滿了種花家鄉土氣息的名字源於一則古老的迷信,賤名好養活 。
畢竟她媽李佳女士也沒想到天天猛殺喪屍,隻能吃勉強裹腹的幹糧的情況 ,她腹中的胎兒還能生下來,並且健康活潑。
對於這種情況,大家直呼奇跡,因此決定為她取名李二丫。
總之,李二丫就是在這樣一個死亡如同家常便飯一樣的環境中長大,長成了一個與她“美麗”、“大方”,又“活波”的媽媽李女士完全不同的冷漠寡言的性格。
話說,在兩步一個不明屍塊的環境中,誰能活潑又快樂啊!
不自殺已經是末世人對生命最大的尊重了,至於精神狀況?
活著就好。
原本李佳女士與李二丫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活著,努力為幸存者人數做貢獻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從結果看來,她倆的運氣和任何一個末世人一樣差。
李女士死了,死的並不出乎意外。
可以說,在如今的世道,誰死都不意外,喪屍肆虐,缺少藥品,食物,武器,誰也沒想著能活過八九十歲。
可是,李女士就那樣死了,死在喪屍群中。
李二丫想,她媽那麼愛漂亮的性格,總不能任由她在喪屍群中腐爛。
因此,十六歲的李二丫將磨得足夠鋒利的匕首歸入鞘中,又仔細檢查了彈藥的情況,最後看了一眼簡單但溫暖的小窩,毫不猶豫的離開了。
她沒有起死回生的能力,但至少,要讓她幹幹淨淨的離開。
… …
聖蘭姆孤兒院
“瑪麗,給你小蛋糕。”
簡陋昏暗的房間裏,金發碧眼的小女孩稱得上唯一亮眼的存在,雖然有些瘦弱,卻不掩其美貌。
雖然,對一個孩子來說,美貌一詞並不恰當。
但對於孤兒院的孩子,美貌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食物,和更少的毒打。
而瑪麗,
準確的說,應該叫她李二丫。
少女本該隨著炸彈粉身碎骨的身軀化作8歲的孩子,突然的在倫敦無人的街角出現。
她警惕的看著巷子外忙碌的外國人,又受限於她稚嫩的身軀,並沒有輕舉妄動。
隻是用黑沉的眼睛,靜默的看著這一切,試圖去理解她現在的狀況。
80年代的英國,雖然經濟低迷,但是還算過得去,至少遺棄的孩子的事件很少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