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掖庭獻策得帝寵(1 / 2)

第五章掖庭獻策得帝寵

“陛下,微臣未立寸功,不敢受官,還望陛下收回成命。”盧冰忙說道。

“嗬嗬,盧卿不必過謙,以你獻策之功、報國之誌,足以當之。另外,朕再賜你長安府邸一座。諸卿退朝吧,盧卿留下。”李世民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無奈之下,盧冰隻得領受。一路跟著李世民來到掖庭。

“盧卿坐下吧,你我君臣不必多禮,隨意一些。”李世民坐下後說道。

“微臣遵命,謝陛下賜座。”盧冰拜謝道。

李世民說道:“朕觀盧卿所言策論,乃是大才之士,盧卿之長短句,乃有大報負之人,不知盧卿對突厥有何看法?”

盧冰聽得李世民如此問道,心理便回憶起後世的一些關於唐之於突厥的看法,在頭腦裏整理了以下,說道:“陛下,微臣以為,突厥不可怕,亦可滅之。”

“哦?盧卿此言當真?且試言之。”李世民急問道。

盧冰道:“陛下文治武功,寬刑薄賦,任用賢臣,休養生息,廣施仁政,不出三年,天下必然大治。而我大唐當前主要的任務,就是積攢實力,高築牆,廣積糧,緩稱霸。勸課農桑,大興水利;發展工商之業,開發魚鹽之利;練精兵,馴良馬。如此一來,國必強也。

而對突厥方麵,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興貿易。我大唐物產豐富,十倍於突厥,然突厥亦有勝與大唐之物,如馬匹、牛羊。因此大唐應鼓勵邊關貿易,將我大唐之絲綢、瓷器、美酒等享樂之物與之貿易,一來可以換取我們需要的馬匹牛羊,二來可以增加稅收,三來可以腐化突厥貴族,使其好戰之心墮落。此其一也。

二、行馬政。由我大唐官府興建馬場,遣能吏以治之。同時允許私人養馬,官府定期檢查養馬優劣,還可以進行馬術比賽,獎勵優者。如此一來,大唐人人皆可騎馬射箭也。此其二也。

三、離間計。突厥內部並非一團和氣,各部之間為爭奪草原牧民,矛盾重重。若遣一能言善辯者遊說其中,施以重利,分化瓦解於其內,不出數年,突厥必亂。其兩敗俱傷之時,便是我大唐漁翁得利之日。此其三也。

四、改軍製。我大唐之兵製乃是府兵製,府兵平時耕作,占時打仗。然雖有貢獻,但已僵化。因此可改府兵製為義務兵役製,凡我大唐之民,年滿十八歲者皆有義務參軍報國,除身體有疾、學業在身、或有官身者除外。每年按一定數量征兵,五年一征,五年一退,若願繼續從軍者視變現,優者流之。軍隊內部,軍官分:帥、將、校、尉四級,再細分為大元帥、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大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大元帥由陛下擔之,餘者視功勳而定;士卒可分為八級:列兵、一級士官至七級士官,以服役年限而定;軍隊編製可分為大軍區、軍、師、旅、團、營、連、排、班,依級授職。士卒立功,以其在戰場上殺敵之數或俘敵之數記之,可效秦之軍功爵製。在長安城外,立一凱旋門,得勝而歸之將士皆由此門入,屆時有陛下或太子率百官以迎之。在立一閣曰:淩煙閣,一祠曰:忠魂祠。淩煙閣內可塑大功之臣之象,忠魂祠之內,凡為大唐犧牲之將士,皆可入之,受大唐萬民之香火。如此一來,大唐人人尚武,敢不為陛下效死忽?此其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