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一步登天(1 / 3)

狄仁傑料事如神,他斷言閻立本將至的第三日,州衙重審他的案子。

座中最高長官正是工部尚書閻立本。

閻立本一看狄仁傑的過往政績,心頭先有了三分好感,再詢問州衙裏同事對狄仁傑的觀感評價,多有好評,先入為主有了好印象。然後調來安曼與狄詹細細查問,又把成衣店老板重拎過來審問。前兩人都是美言,安曼心中有愧,對狄仁傑盡是讚歎之辭,而成衣店老板被罰了個傾家蕩產,聽說狄仁傑反而入獄服刑,早就沒了怨言。

這一場供詞問下來,閻立本略略有了譜,就召狄仁傑問話。

“狄仁傑,你可知罪?”他望過去,看到一個倜儻自信的青年人,牢獄的風霜並沒有留下什麼痕跡,相反,狄仁傑臉上朝氣蓬勃。

“忠心為國,秉公執法,不知何罪?”

“你收受賄賂,知法犯法,又作何解釋?”

“稟工部大人:我家境殷實,俸祿足夠花銷,平素沒有不良嗜好,實無貪贓必要。在下斷案過萬,深知律法,豈會如此明目張膽,公然收賄?我人品如何,州衙各司皆可作證。”狄仁傑沉聲答道,“安曼若是斷案前送禮,有引誘我枉法的嫌疑,可他與我事先並不相識,在官司得勝後突然補禮,其人卻與我在封閉的坊中飲酒,這其中處處可疑。”

他的案子並不難查,關鍵在用心。何懷道把案子交給了石摩訶,顯然無法查到真相,而閻立本卻無顧慮。

閻立本微笑:“然則,你就無罪乎?”

“家仆貿然收下財物,有不察之罪。我管教不嚴,也當受罰。我和他兩人杖責即可。我與安曼無冤無仇,卻遭其誣陷,當查背後根源。”

“你可知其中緣由?”閻立本聽他條理分明剖析,有了考校之意。

“請喚安師通作證。”

安師通一臉苦相,把龍敏與石摩訶吩咐他做的事交代出來。事涉薩保府官員,閻立本神情凝重地聽完,又喚安曼來質問。安曼經不住逼問,兼對狄仁傑有愧,終把石摩訶供出。

“石摩訶涉案,即刻請他來問話。”

典獄領命前去拘拿,閻立本凝視錯綜複雜的案卷,揉了揉腦門。

“狄仁傑,你既是冤枉,為何不上訴?”

“今日時機方至。”狄仁傑心平氣和,看不出一絲怨懟,“況且身為法曹,身臨大獄更知疾苦,錯判一例即誤人終身,我也可以此為誡。”

閻立本聽到這個理由,眼中一亮,沒想到他心態如此之好。

“坐牢滋味如何?”

“心中自有山河。”狄仁傑言下之意,他雖困一隅,依舊海闊天空。

閻立本讚賞地點頭,他自問見過太多官場起落,狄仁傑年紀輕輕,竟能看得如此通透,更難得目光清澈澄明,毫無官場習氣。

等石摩訶到來,一臉傲氣,不承認安師通所言,也不認得安曼。安曼卻也謹慎,從懷裏摸出一紙信箋,乃是石摩訶私下傳他的密令,要他纏住狄仁傑,不令對方往官衙去住。

石摩訶大怒,否認信箋是他親筆,閻立本調來他平日的文書一看,哈哈大笑。以閻立本丹青國手的眼力,辨認筆跡毫不費力,當下把石摩訶用筆的習慣說得一清二楚,連不同紙張粗細程度、吸墨多少對筆跡的影響也說了出來,狄仁傑聽得聚精會神。

石摩訶依舊嘴硬,閻立本並不著急,等他退去,又問狄仁傑:“你來查此案,會怎麼入手?”

“徹查安曼,安師通,石摩訶那幾日的行蹤,詢問街邊商販與乞兒,錄取邸店老板供詞,證實我那晚動向。查找當晚混混的來曆,他們有軍中的身手,或是薩保府的武官。我在當天斷案前,不識安曼,無從受賄,判案後與安曼偶遇,並未歸家,家中卻收到絹帛,可見不是出於本意。”

閻立本點頭,安曼已招供,案情水落石出,狄仁傑思路清晰,再觀他此前和此後所為,是個難得的幹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