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的就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天青山他們也在家,正月十五,私塾今天放了一天假。

吃過早飯,家裏人就開始忙著準備過節的東西。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繼春節之後的,另一個重要的節日,也被稱為上元節、小正月、除夕或元宵節。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個滿月之夜。稱夜為“曉”,正月是正月。因此,正月十五有“元宵”之稱。所以,在這裏元宵節還是比較隆重的。

元宵節這裏有一係列民俗活動,如賞燈、吃餃子、猜燈謎、燃放煙花等。此外,許多地方還增加了傳統的民間表演,如龍燈、舞獅、踩高蹺、劃船、秧歌和太平鼓。

這些活動從古至今仍在繼續。每個節日,人們都很快樂,其中最快樂的就數這些孩子們了。這一天他們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

何梅,把家裏的雞鴨魚肉都準備好,一家人就開始包餃子,中午一家人隨便吃點,就開始做鹵味。

晚上打算早點吃飯,吃完飯,還可以帶著孩子們去縣裏玩玩,元宵節的這一天,縣裏比過年時還要熱鬧。

傍晚時分,何梅和段氏就開始用豆麵做花燈。記得前世小的時候,媽媽也會給自己做花燈,會拿著花燈出去炫耀。

記得有一次,自己剛拿出去,就被一個小弟弟給搶去了,由於他媽媽不會做,而且他的年齡比較小,所以,何梅就眼睜睜的看著,上一秒還在自己手裏的小豬花燈,下一秒就到了別人手裏。

當時的自己哭得可傷心了,後來自己再也沒有把自己的花燈拿出去過,都是拿其他的出去,即使被別人要走了也不心疼。

小的時候拿著花燈回來,等到燈芯滅了,就一點一點的掰著吃,豆麵做的可香了。再後來長大了,媽媽就再也沒有做過花燈了。

直到,姐姐的二女兒出生時,才又開始做花燈,都是做給小孩子玩的。何梅再也沒有了屬於自己的小豬花燈

在這裏,正月十五會吃“元子”。有人形容它為“盤上行走的珍珠”。還有的人形容它為“清淡圓潤的肉勝過雞頭肉”。它是在糖水中煮的。這是一種類似湯圓的無餡甜點,是團圓的意思。

在這裏,正月十五大家也會做花燈。傍晚,家家戶戶都拿著用豆麵做成的十二屬相燈,燈碗中有棉絮做的芯,然後倒上豆油把燈芯灌滿並浸透。

在房間裏陰暗的角落裏,都放上一盞花燈,等到它自己熄滅。還要拿著花燈到了墳地上,再點上豆麵燈,然後燒紙花放鞭炮就可以回家了。據說,這樣死去的祖先可以在燈光下捉虱子,每年一次。

“元宵節”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傳統節日。與其他節日相比,元宵節更熱鬧。“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正所謂“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元宵節更像是一場狂歡節。

元宵活動的主題強調一個“鬧”字,放花燈、舞獅子、踩高蹺、猜謎語、吃元宵。元宵節就是中國人的“狂歡節”,是中國年的“壓軸戲”。過完元宵節,說明這一年就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