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單府提親(1 / 2)

元國792年,劉二福考中二甲進士。

因無背景,又排名靠後,被外放到荒涼貧瘠的寧閔縣任知縣。

寧閔縣隸屬中瑜州,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處中瑜偏南,元國偏北。

劉二福無所謂在哪任職,拿到委任令後便樂嗬嗬帶著三個孩子回了老家,與家人團聚不過三日,又出發去了楚裏縣。

繞遠路去楚裏縣的目的,是為給已是十七歲少年郎的小生,向來來的姐姐單安提親。

單安與小生是通過來來的書信互相認識的。

彼時因著來來年歲尚淺,識字不多,與單安的書信往來,皆由小生執筆。

小生是個極溫柔又耐心之人,經意不經意間,便教會了來來許多新的知識與道理。

敏感、聰明又領悟力強的來來,自然而然就懵懂明白了自己當下的處境,並懂得了一母同胞姐姐的付出,和她對自己無私的愛與保護。

之後,姐弟倆的書信由簡單的幾句問候,轉變為絮叨的家常,且來往越發頻繁。

來來時不時還會把收集的小生廢棄的畫,偷偷裝進書信裏,拿給自家姐姐一同鑒賞。

單安自是開心極了。

單安心裏清楚,弟弟巨大改變的由來。

她感恩愛護並教導弟弟的所有人,又不由吃味弟弟對小生無條件的信任與依賴。

弟弟變得日漸陽光,像個快樂的小太陽,溫暖了單安,成了她那段如履薄冰生活裏唯一的光。

後來,弟弟回了楚裏縣,強烈拒絕回外祖家,隻為留在單家當個小男子漢,保護姐姐,成為姐姐的依靠。

小男子漢沒有因為回了家,就跟小生關係日漸疏遠,保持著每日一封書信,三天一寄一收,費用皆由小生負擔。

小生擔心自己知識淺薄,經常與父親弟弟們共同探討對單來的正確引導,送的每一本書也都有注解,注解都是慎之又慎批注上去的。

再後來,單安到了說親的年紀。

深知小生性情的景瑋,一門心思想將他跟單安撮合到一起,成就一段美好姻緣。

奈何劉二福隻想尊重孩子們的個人意願,三番五次不上套。

樂觀的景瑋一點也不氣餒,開始走起了迂回路線,搬了單來當救兵,舅甥倆沆瀣一氣,在爭得劉二福的同意後,親自向小生提起了互為親家的意願。

小生措手不及,如遭雷擊。

父親一直未曾續娶,他也從未想過,要找個姑娘與自己一同生活。而對妻子理解,他則更多停留在少時母親給自己的陰影裏。

“孩子,有關人妻,你的眼光不能隻看到曾經給予你傷害的你的母親,在距離你最近的地方,可還有著對你萬般好的楚師娘。”

看因自己的話而陷入沉思的小生,劉二福緩了緩,繼續輕聲道:“我記得去年有跟你們說過一句話’我們常問為什麼?沉靜下來想想,我們自己就是答案’,你的妻子,未來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在這個年代,很大程度上是由你來決定的。她到了你家,定會受你影響,也受你家庭的影響。當然,我們選擇成親的對象,必須要基於對方品性、家庭的考量。”

小生認真想了兩天,隨後在家人麵前表達了自己的意願:“……雖未謀麵,也不曾私下信件往來,但這麼多年通過來來,我知道他姐是一個很好的姑娘,勇敢、善良,又富有責任心,並最大程度做到了自己的擔當……如果真要找個人過一輩子,我希望是她。”

“爹爹尊重你的選擇。”

劉二福眼睛幹澀,單手環住小生的肩膀,用力緊了兩下。

天知道他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本該自由自在的年紀,便過早進入婚配,承擔家庭之重。

可他得遵循這個時代的法則,不能用自己的邏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強加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