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辛醜條約:邁入沉淪的深淵(4)(1 / 3)

在天津,殖民機構都統衙門的統治也留下了許多值得一書的細節。1901年元旦,都統衙門到處張貼布告。內容是:“為出示曉諭事:照得現聞有人假充本衙門之人或充練軍勒索錢文,準該民人等前來本衙門指名稟控,派兵查拿嚴辦。為此示仰諸色人等知悉。特示。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原本,各國官兵直接統治中國人,遭遇了中國特色的“潛規則”。比如有人向都統衙門告發有翻譯在天津彙豐銀行存入白銀一萬兩,是趁隨軍出征示威演習時訛詐的。都統衙門下令彙豐銀行在查清此款的合法主人之前禁止支付;又有人舉報一些歹徒趁社會動亂,在鄉村收取保護費用。都統衙門責成巡捕局逮捕了部分歹徒,並進行審判;後來都統衙門發現的漢奸或者歹徒的敲詐勒索事件,都責成巡捕局辦理。

1900年冬季來臨後,京津地方紳士和中國雇員按照清朝官場的規矩,開始籌備“炭敬”孝敬占領軍。所謂“炭敬”就是利用冬天送炭禦寒的名義,下級向上級、地方官向京官送錢,順便“聯絡感情”。為應付“炭敬”熱潮,天津都統衙門在1900年的第84次會議上除了討論發放救濟、變賣舊子彈、逮捕義和團、民教衝突等事項外,專門“研究了關於當前一些華人向政府部門成員贈送禮物的問題”,並形成決議:“本委員會認為此舉應當嚴加製止。同時也相信,政府所有成員都不會接受華人除水果和鮮花以外的任何饋贈。”

1900年春天過去的時候,華北混亂的局勢開始塵埃落定。

八國聯軍先前進軍山西追擊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的計劃受挫,慈禧太後逃到西安後,清政府在西安開始對全國發號施令。慈禧太後在逃亡途中就下達了剿滅義和團的命令,在中外軍隊的聯合絞殺下,義和團死傷慘重,團民紛紛退出,整個組織很快瓦解殆盡。八國聯軍占領東北全境和京津地區後,無力進一步擴大占領區,開始思考如何善後。

參與八國聯軍的日本、法國、德國、意大利、俄國都有分割中國領土的想法。俄國更是希望趁機割占中國東北領土。但英國和美國重視商業利益,希望保持中國門戶開放,堅持反對俄國、日本的領土野心。英美希望保持一個穩定統一的、能保證列強殖民利益的中國政府。列強內部出現了根本性的善後政策分歧。

其次,中國人在災難中表現出來的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和堅韌不拔的生命力,讓列強感受到了中國的勃勃生機。沒有一個列強有能力、有信心對中國進行直接統治。天津英軍司令部參謀奇亞夫上尉接受《悉尼先驅晨報》采訪時稱中國人是“最不凡的”,“他們能在自己的財產、生命遭受危難時,還像一個哲人般坦然麵對,看著洋鬼子們奪走他的糧食、衣物和一切,看著家園被焚毀,看著妻子兒女被迫逃命,他卻照樣帶著微笑注視著敵人,即使損失會依然慘重。他的心中一定在醞釀著下一輪對洋鬼子的抗爭!”盡管八國聯軍占領了部分中國領土,但他們一直不能做到穩定的占領,更談不上有效的直接統治了。瓦德西承認:“在東北常有武器完備的騎兵,數百成群,襲擊俄軍,使其坐臥不安。”沙俄陸軍大臣也擔心沙俄派遣軍的處境:“住在南滿的俄國軍隊是分散而被包圍在敵視我們的中國群眾之中的。”

最後,各國政府得出結論,直接占領中國是不現實的,現實的是在談判桌上懲罰清政府,鞏固和擴大殖民利益。

中國大部分地區是完整的,那裏有幾億雙仇視的眼睛盯著八國聯軍的一舉一動。這讓侵略者們膽戰心驚,更為清政府提供了善後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