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真的有什麼歪心思的話,陳風這裏這麼多人都直接下去了,那不是把後路都交給了一個外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防備一下比較的穩妥。
分配好工作之後,陳風等人也是進入到了通道裏麵,這一條通道是用一些青石磚與這一座大殿連接起來的,這一些青石磚看起來好像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走過了,所以上麵積滿了灰塵,甚至越往下走,還能夠聞到那一種陳年腐朽的氣息。
這一種味道陳風是相當熟悉的,因為他探索過很多的墓穴,裏麵也有這樣的味道?
因為已經好幾千年沒有被打開了,裏麵也沒有被太陽曬到。誕生出一些古怪的味道也實屬正常。
但是與墓穴裏麵的空氣相比起來,這個通道裏麵的腐朽味道倒是要輕不少。
很明顯,陳風等人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在這一條通道的底下應該是有類似通風口的地方存在。
但如果有通風口的話,就意味著另外的一個情況。
“實在是太可惜了。”
如果有通風口存在,那就意味著空氣是流通的,裏麵存放的這一些物件肯定也會被毀壞掉。
無論是什麼樣的古玩古董,都經不起氧氣的氧化反應,氧化反應對於任何東西的摧殘都是非常巨大的。
不用說別的,就以最為著名的兵馬俑為例,兵馬俑最開始被挖出來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鮮豔的,是很少見的彩繪陶俑。
可是等到兵馬俑被挖出來,暴露在空氣當中之後,就迅速與氧氣發生了反應,表麵的色彩也是直接被氧化消失。
兵馬俑暴露在空氣之後,沒有多長的時間都會被氧化,更不用說已經經過了幾千年氧化反應的這一些古玩古董了。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說,如果有通風口的話,空氣是流通的,就會帶動的水汽流通進來,在考古行業裏麵一直都有這樣的一句老話,叫做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那也就半年。
如果是幹濕不停交替的情況,那古玩古董都是會被嚴重腐蝕的。
腦海當中閃過各種各樣的念頭,陳風對裏麵的東西感到惋惜,可是往前走的步伐一刻都沒有停留,他一邊走還一邊小心的觀察周圍的情況,生怕會遭遇到什麼危險。
不過事實卻證明他的擔心有點多餘,他帶著眾人走了好半天的時間都沒有遇到危險。
整個通道看起來相當的安全,可能這條通道當年古滇國時候的人也經常走動,所以根本就沒有留下什麼危險的機關又或者說是陷阱。
但陳風等人也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大概又走了幾分鍾的時間,可仍然還沒有走到盡頭,這也讓陳風摸不著頭腦,怎麼這一條通道如此之長?
可以說他們進入這一條通道已經有十多分鍾的時間了,這麼多的時間,他們走幾公裏可能都沒問題了。
而他們現在比較的小心,所以走的慢一點,大概也就走了幾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