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辯論佛經期間,外人一律都是不能夠進入經堂的,不過陳施主是個例外,和本是有著非凡的緣分,所以我現在可以帶你進去。”
陳風輕輕點頭。
在如今的這一個年代,辯論佛經這一項活動並不是公開的,隻是佛教內部的僧人所舉辦的一場活動,旁人是不能夠隨意旁聽的。
而跟著桑格爾進入到了這一座大殿當中之後,頓時就看到了一尊相當巨大的佛像,放在最中央的位置。
有傳聞,在末代王朝時期,這一座寺廟的住持,曾經不遠萬裏跋涉前往京城,親自拜訪了當時的皇帝陛下。
而後來折返回寺廟的時候,皇帝陛下還親自賞賜了佛像,佛經,以及諸多的法器之類的東西,來資助寺廟的發展。
現在在拉色寺當中,一共有十八尊羅漢像,每一尊都是用極其稀有的木材雕刻而成的。
而此時在大殿當中,兩邊各有兩撥,裝扮不同的僧人席地而坐。
此時可以看得到,以倉加央措為首的僧人,頭頂上戴著的帽子是黃色的,而另外的一邊的和尚,則是戴著紅色的帽子。
不用說,從他們的服裝顏色當中都能夠看得出來,這是藏傳佛教內部黃紅兩教之間的佛經辯論大會。
最早的時候佛經辯論大會是中原佛教與藏區佛教之間的辯論,後來這就慢慢演變成了佛教內部的一種傳統。
以至於藏區佛教分成這麼多的分支之後,這一種傳統都一直保留了下來,成為了每一個僧人的必經之路。
而已陳風對拉色寺的這一些僧人的了解,他們都非常的擅長辯論佛經,基本上是他們主修的一門項目。
甚至到了後世還有著這樣的一種說法,如果來到了拉色寺當中,沒有親自旁聽他們的佛經辯論大會,那等於是白來一趟。
不過也有一些不是很懂得佛教文化的人覺得,即便旁聽了又能怎麼樣呢?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因為拉色寺辯論佛經的範圍廣度非常的寬,除了本教當中的人,基本上外人沒有多少能夠聽得懂的。
陳風在後世的時候,其實也有幸聽過這樣的一次辯論大會,知道了辯論佛經的魅力究竟在什麼樣的地方。
它不僅僅是不同的派係,對於佛法的解釋和分析的不同,更是他們彼此之間思想的一次大碰撞。
在桑格爾的帶領之下,陳風直接坐到了他們寺廟團隊後麵的一個蒲團上。
在看到陳風進來的時候,倉加央措輕輕點頭笑了一下,允許了陳風的進入,連住持都同意了,其他的那一些僧人自然就不會有過多的意見。
當陳風進來的時候,還是短暫的打斷了一下正在辯論佛經的這一場大會。
看到了陳風時,紅教帶隊的那一名高僧直接開口。
“沒有想到貴寺當中居然還有俗門弟子,看來在人數方麵我們是略遜一籌了,不過我認為在佛法的鑽研方麵,我們還是不遜色於貴寺的。”
“既然如此,那就尤其番拉大師出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