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府城包括治下的十縣之地,卻是另外的一番景象,這裏迎來了蓬勃發展,從各地遷到江陽府地界上討生活的人口總規模,達到了四百萬之巨。
人口多,勞動力就多,商業經濟與農業養殖產業自然也就更加繁榮。
之所以如此安穩,就是因為江陽府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坐鎮,農民軍也想來江陽府地界上打秋風,但他們都被江陽守軍強大的戰力所震懾,根本就不是對手,簡直就是大人欺負小娃娃,強的沒道理。
江陽府如今有了三十萬正規軍隊,還有五十萬經過軍訓的民兵團練,假如大規模戰爭爆發,在很短時間裏就能武裝起八十萬軍隊,再加上張世傑、官府、江陽王、還有眾多商家全方位支持,軍資糧餉也是十分充足。
朝廷也知道江陽府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也是眼熱的很,但是,朝廷的征召旨意根本就不管用,這些軍隊都是江陽府在供養,並沒有花朝廷的一文錢,既然如此,咱們各過各的,我不去找你要錢糧,你也別來煩我。
如此不聽命,有人要說了,這不是妥妥的造反嗎?這不是妥妥的國中之國嗎?
話說的沒錯,張世傑與江陽王還有裴老頭等人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大同朝如今的根基爛透了,江陽府要想民安,就不能被拖進這個大泥潭中,因為這個大泥潭分分鍾都能把人腐化,到那時候啥都要完,救都不好救。
朝廷來旨無數次,派出欽差大臣無數,甚至派出禁衛軍來威脅,江陽府就是不吃那一套。不理不睬就是江陽府的態度,如果你要來硬的,那就奉陪到底,江陽府的大軍可不是吃素的。
朝廷也有狠招,他們奈何不了兵強馬壯的江陽府,隻能另辟蹊徑,封鎖了江陽府的商路。
張世傑得到這個消息後,隻是微微一笑,他說道:“掙錢的買賣就是掉頭也要做,他們封不了幾天。”
果然,就如張世傑所言,封鎖沒幾日便解除了,張世傑很清楚,來江陽府做生意的都是有靠山的,他們或者是王公貴族,或者是朝廷大員。
香皂、肥皂、香水、花露水、琉璃製品等等,這些商品隻有江陽府出產,而這些商品又是各地最緊俏的,隻要販賣出去後就能掙大錢,他們怎麼可能允許封閉商路呢?放著白花花的銀子不掙,這不是有病嗎?
當然了,江陽府進獻給皇帝的貢品是一點不落,有什麼好東西與新奇玩意兒,都是第一時間送到京城皇宮。
江陽府越是如此豪橫,無論是官府還是江陽王,就越是對張世傑的依賴加重。
江陽府軍隊之所以強大,火器的大規模使用就是主要因素,沒了火器的加持,戰力也就會弱上許多。
而生產火器的兵工廠,就掌握在張世傑手裏,軍糧、軍服等軍資,也都掌握在他手裏,可以這麼說,這支領先整個時代的軍隊,就是屬於張世傑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