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湘清《〈論衡〉中聯合式複音詞的語義構成》,《中國語文》1983年第5期。
陳偉武《出土戰國秦漢文獻中的縮略語》,《中國語言學學報》第9期。
方一新《東漢語料與詞彙史研究芻議》,《中國語文》1996年第2期。
黃展嶽《早期墓誌的一些問題》,《文物》1995年第12期。
薑生《東漢原始道教與政治考》,《宗教》2000年第4期。
李發林《漢碑偶識》,《考古》1988年第8期。
劉叔新《漢語複合詞內部形式的特點與類別》,《中國語文》1985年第3期。
劉叔新《複合詞結構的詞彙屬性——兼論語法學、詞彙學同構詞法的關係》,《中國語文》1990年第4期。
馬子雲《談西嶽華山廟碑的三本宋拓》,《文物》1961年第8期。
毛遠明《讀漢魏六朝石刻詞語劄記——兼及石刻詞彙研究的意義》,《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
馬真《先秦複音詞初探》,《北京大學學報》1980年第5期、1981年第1期。
潘允中《從漢語史看語言發展的內因》,《學術研究》1962年第1期。
啟功《關於古代字體的一些問題》,《文物》1962年第6期。
去非《褒斜石刻和漢代徒刑》,《文物》1963年第2期。
孫家州《漢代民俗與巫風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4期。
施蟄存《漢代石刻文》,《文史知識》1987年第11期。
少文《記漢劉熊碑兼論蔡邕書碑問題》,《文物》1966年第4期。
施安昌《碑帖避諱分析》,《中國文物報》1991年第3期。
唐鈺明《定量分析方法與古文字資料的詞彙語法研究》,《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4期。
王立軍《談碑刻文獻的語言文字學價值》,《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4期。
王忻《從〈顏氏家訓〉管窺魏晉時期漢語詞彙複音化的發展》,《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3期。
吳曉露《從〈論語〉〈孟子〉看戰國時期的雙音詞》,《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4年第2期。
王光漢《論典故詞的詞義特徵》,《古漢語研究》1997年第4期。
楊哲峰《兩漢之際的“十鬥”與“石”、“斛”》,《文物》2001年第3期。
殷孟倫《談談漢語詞彙研究的斷代問題》,《文史哲》1981年第2期。
喻遂生、郭力《〈說文解字〉的複音詞》,《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殷國光《〈呂氏春秋〉同類詞並列連用考察》,《古漢語研究》1997年第1期。
祖生利《〈景德傳燈錄〉中的三種複音詞研究》,《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4期。
祖生利《〈景德傳燈錄〉中的聯合式複音詞》,《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3期。
趙振鐸《論先秦兩漢漢語》,《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3期
周生亞《〈世說新語〉中的複音詞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2年第2期。
張能甫《東漢語料及同素異序的時代問題——對〈東漢語料與詞彙史研究芻議〉的補說》,《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3期。
周薦《語素逆序的現代漢語複合詞》,《邏輯與語言學習》1991年第2期。
張永綿《近代漢語中字序對換的雙音詞》,《中國語文》1980年第3期。
鄭奠《古漢語中字序對換的雙音詞》,《中國語文》1964年第6期。
趙超《山東嘉祥出土東漢永壽三年畫像石題記補考》,《文物》1990年第9期。
趙超《中國古代銘刻與文書研究五十年》,《考古》1999年第9期。主要引用書目
主要引用書目劉殿爵等《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李波等《漢書索引》,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
李波等《史記索引》(脩訂版),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
李波等《後漢書索引》,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
李波等《三國誌索引》,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
陳濤《呂氏春秋索引》,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