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節 以戰迫和(2 / 2)

當然李迪的參謀業務學習成績不怎麼樣,還處於最初級的不合格水準――一個對基本海軍業務也所知甚少的業餘海軍軍官要當專業參謀有太多的課要補。

海軍目前已經承擔了***瓊州海峽的任務。嚴格的說這不能算是***海峽,因為海軍實際上隻***了瓊山縣神應港等處的官軍控製下的港口,以防官軍殘部從大陸獲得增援。其他出入海峽的船隻是不予理會的。

任何在這些港口出入的船隻全部捕拿之後押解到馬嫋處理,所有企圖從瓊山各港口運出運入的貨物船隻全部予以沒收。確係民船被官府釘封的,允許船主以廉價來贖取船隻。

這種***對瓊山的物資流通是毀滅性的。的確,伏波軍並沒有***還在官軍手中的文昌等地的港口,但是其他州縣的港口對瓊山的本身的運輸是毫無幫助的――海南的州縣,大宗貨物運輸幾乎完全依賴沿岸航線的海運。以驛道的惡劣狀態來說,進行長途陸地貨物運輸幾乎是不可能的。

湯允文見***的髡賊戰艦大多是中小型船隻,數量也不多。便幾次企圖在海上打破***,結果每次都被打得一敗塗地――海軍的船隻在裝備和訓練水準上都不是中古水準的大明水師可比擬的。最後水師船艦完全龜縮回白沙水寨,不再出動了。

這麼一來,瓊山等於陷入了圍困之中,雖然瓊山本身並不缺少存糧,而且夏糧也很快就要登場,但是這種失去對外聯係的絕望感使得被困在瓊山的官軍的士氣愈發低落。

海上***的初步目標已經達到。執委會認為戰爭狀態不能繼續這樣持續下去,必須盡快結束――戰爭對經濟的影響太大了,特別是對外貿易停滯。原本每個月可以從廣州站方向獲取大量的物資、人力和金錢。現在除了少量的人口和物資還能從佛山、雷州等地運來之外,這一渠道基本上是斷絕了。

損失的不僅是運輸渠道,還有商業網絡。在局勢沒有明了之前大陸上的商業合作夥伴對繼續經銷“澳洲貨”噤若寒蟬。以至於向臨高出口貨物也成了一件有潛在高風險的業務,變得價格昂貴起來。

原本執委會打算等著熊文燦來招撫,雙方進行和談。不過看樣子老熊要來總督兩廣還得有一階段――按照曆史進程他得到崇禎五年才能來任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穿越眾是在等不及了。決定盡快開展“和平工作”,結束雙方的交戰狀態――最起碼,要恢複物資流通

盡管不少元老對王尊德或者李逢節準備怎麼欺上瞞下的掩飾這次大潰敗再來求和存疑,但是執委會認為這是他們的事情和元老院不相幹――前提是他們有求和的意願。

執委會曾經就戰後的局勢發展召開過一個秘密會議。請來了大約三十名左右的元老,就以後的局勢會如何發展進行了討論和預測。元老們認為,廣東官場再戰的可能性極小,但是要提防對方有可能采用“不戰不和,不降不走”的套路。

“鴉片戰爭的時候,滿清地方大員在意識到戰爭手段根本不能對抗英國人之後,他們即不敢私下議和,又不願意白白送命打仗,就采用過這樣的烏龜戰術。”於鄂水在會議上警告道,“如果廣東官府采用這樣的手段,對我們的威脅反而是最大的。”

這樣一來,穿越集團除了效法英國人不斷擴大戰爭規模直到逼迫皇帝本人做出求和的決定之外別無他法。但是穿越集團的戰爭潛力和作戰機器是沒法和1840年的英國人相提並論的。壓垮道光抵抗的最後一根稻草,兵臨南京城下,做出掐斷漕運的軍事行動所需要的遠程投送力量就不是海軍所能辦到的。

“另外,我們要考慮到瓊州本身過於偏僻,在大明版圖上不是什麼要緊的地方。失陷個五六年對現在已經是四麵生煙的大明政權來說也不是什麼特別要緊的事情。完全可以放一放再說,這對我們來說就是陷入了長期的戰爭狀態了――盡管沒有武裝衝突。”

所以,會議上的基調是要乘著廣東官場還處於混亂的狀態,迅速將戰火燒到廣州這一南中國最富庶的城市腳下,迫使廣東官場在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之前求和――既然瓊州府不過是邊鄙之地,直接入寇珠江三角洲應該能夠讓廣東各處的官老爺們產生震動了吧。起碼李逢節是肯定要坐不住了。隻要他坐不住了就得求和。

3478/181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