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女人要做家庭的CFO(2 / 3)

家長還應當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個人學習和事業成功的動力,很多傑出人物都是在良好的興趣引導下走向成功的。

但是家長要注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過於溺愛,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應該給予過大的壓力,要經常與孩子談心。到了孩子叛逆期和青春期的時候,嚴格管理往往達不到目的,這個時候家長要換位思考,讓孩子也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擔心,從而避免了家庭衝突。

一位高三學生小蕭,平時學習努力,成績優秀,為了迎接高考,她連續幾個月投入緊張的備考。父母對小蕭充滿希望,一心希望她進入一所重點大學,因而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她。由於父母期望過高、照顧太細,給小蕭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臨考前小蕭連續幾個晚上無法入睡,進入考場便出現了頭昏腦漲、心悸、出汗的現象,腦子一片空白。雖然她作了充分的準備,但因精神負擔過重,導致在考場上無法正常發揮。雖然小蕭的父母在小蕭迎考過程中作了各種充分的物質準備,但還是未能如願。

在孩子高考時,對孩子的學業和考試來說,鼓勵比懲罰有更明顯的促進作用。欲速則不達,過重的壓力反而幹擾孩子的學習。父母要告訴孩子:你們以他為傲,相信他能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支持,其他的就看孩子自己的努力了。

家長在考前要幫助孩子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並有意識地為孩子減輕心理壓力,告訴孩子隻要盡力了就是好樣的。父母自己要以輕鬆的心態麵對孩子的學業和考試分數,這是幫助孩子積極應對學業和考試壓力的一個重要前提。

家長要記住保證孩子永遠擁有自信、鬥誌和不怕挫折的韌性,這遠遠要比有一個好分數更重要。孩子暫時落後或失敗時,父母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製訂計劃,幫助孩子取得進步並重新建立自信。最後,良好的學習環境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營造,孩子的成才道路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

女人要當好家庭的“財政部長”

據調查顯示,高達60.4%的女性宣稱自己全權掌握家庭財政,33%的女性需要和老公商量後決定,隻有6.6%的家庭是先生掌握財權。以往女性偏愛消費的情況正在改變,花錢消費和投資理財之間,多數女性選擇後者。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她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存錢、花錢,而是希望通過投資手段讓存款增值,做好家庭的“財政部長”。

你家的錢誰來管?答案無非三種:要麼是老公管,要麼是老婆管,再或者兩人商量著來管。但是誰來執掌財政大權,目的都是一樣,都是為了以後更好地生活。作為現代女性,一定要掌握當家做主的知識與方法,提高自己當家做主的能力與水平,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家庭建設得幸福、美滿、溫馨。

一個家庭中若是丈夫不肯把收入上繳而由自己支配收支,這種夫妻大多不和睦,常常家庭“戰火”不斷。而由妻子擔當“財政部長”的家庭,往往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平淡的一日三餐也能安排得有滋有味。

當一個丈夫心甘情願地把妻子當成裝錢的匣子,並且不辭辛苦地讓這個匣子日益豐盈的時候,也就是把一分信任和幸福捧給了這個女人。聰明的女人會不辱使命,有計劃地支配每一筆款項,合理地安排全家人吃、穿、住、行的一切開支,將形如白開水的日子調理得就如同加了糖一樣甜蜜幸福。

香香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雖然月工資不菲,但往往到了月底就花得所剩無幾。談戀愛的時候,香香很少想到兩人結婚後收入和開銷的細節問題。可是,後來結了婚,生活裏不再充斥著男人主動結賬的浪漫晚餐和午夜電影,夫妻倆如何支配財產成了首要問題。

由於剛剛從各自獨立用錢轉變為共同生活,小兩口想了個相互製約的法子:一起到銀行存錢——戶頭用的是老公的名字,由老公管存折,香香設置密碼。誰也別想私自取錢。

可是隨著瑣事越來越多,老公的工作也越來越忙,再加上種種不方便,原來的方法不再實用,香香隻好當起了家裏的“財政部長”。

香香首先收繳了老公的工資卡。老公很配合,乖乖地雙手奉上,隻是叮囑她要按時繳房屋貸款、電話費和寬帶費,還要付水電煤氣費和訂牛奶的費用……聽到這些,香香差點暈掉,但為了家庭的“安定團結”,她決定犧牲自己。可是第一個月她就不僅忘了繳電話費,連寬帶費也忘了續繳,小兩口在家度過了“與世隔絕”的幾天。

隨著女兒的出生,香香越發感到家庭理財的重要,她開始留心理財的原則和方法,立誌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CFO(財務總監)。

香香理出了主要家庭成員列表:夫妻、四老、女兒。而家庭理財也不外乎是兩個方麵:開源和節流。除了夫妻的工資收入,想要開源就要進行合理的投資,在這一點上,香香參考了“4321定律”,將家庭資產的40%用於供房及股票、基金的投資;30%用於家庭日常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買了保險。

日常生活支出有幾大塊:每月孝敬父母的錢,一家三口衣食行,交際應酬,自身美容護理,各項生活雜費。長期投資項目則有退休財務計劃和女兒的教育儲備。而在具體消費細節上,香香奉行“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老公做主”的原則。

三年過去,香香把家庭財務打理得井井有條,老公也越來越信任她。香香的老公這樣感歎:雖然我的工資卡一直在太太手中,但我並未失去尊嚴。我把工資卡交給太太的同時,也把一個男人對家庭的責任、義務一並交給了她。她管理工資卡,握緊家庭財政大權,其實是對家庭深深的愛。一張小小的卡,交出去的是愛,收獲的也是愛。

然而,在另外一些女性看來,掌管了財政大權,雖多一份權力也多一份操心。既然男人願意打理家庭經濟,而且理智有成效,女人可以做主而不當家,何不樂得清閑。

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她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存錢、花錢,而是希望利用投資手段讓存款增值,做好家庭的“財政部長”。女人當“財政部長”有著獨特的優勢,女人一向都是消費的主力部隊,當家後的女人要為家庭考慮,合理地理財與投資讓她們的消費變得理性起來。

其實,婚姻的下限是安全感,上限是幸福感。家庭也像一個小小的公司,隻是這個公司沒有辦法選擇員工,也沒有辦法開除員工,唯一的進出就是娶媳婦、嫁閨女。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員工,或激勵或鞭策,發現員工所長,誰做CEO,誰是CFO。為了公司的良性運作,夫妻雙方可以合理分工,也可以共同經營。

當領導本來就不容易,何況還是必須嚴於律己又特容易背黑鍋的“財政部長”。但是我們可以相信的是,女人越來越有能力管好自己的錢袋,做好家庭的“財政部長”。

夫妻婚姻中的博弈

“博弈”是屬於經濟學範疇的一個詞彙,但是婚姻卻屬於社會學範疇,會受到道德法律等方麵的製約。因此把這兩個詞彙放在一起,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相信大家對“婚姻需要經營”這個看法很熟悉。“經營”和“博弈”有著共通之處,婚姻就像一個商鋪,有的人打理得井然有序,可是有的人卻不堪重負,有的人夫妻恩愛,可有的人卻劍拔弩張……同樣是一段婚姻,為什麼結局卻有如此大的差異呢?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營”的方法和水平,“博弈”的手段是否高明,決定你的婚姻是否幸福。

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向老師求教: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一塊麥田,要求他們沿著田埂直線前進,不許後退,而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枝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了下來。但是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麵有許多麥穗比他摘的那枝大,他隻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後麵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隻好將就著摘了一個。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1/3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1/3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1/3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枝美麗的麥穗。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盡可能爭取到最好的結果了。

所以說戀愛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難的;相愛是容易的,相處是困難的。而婚姻博弈學就是試著用最大的理智來指導感情。

婚姻的主體是人,就大多數情況而言,是有勞動能力的人。顯然,他們屬於資源的一種。對人(或者說勞動力)這種最具有活力的生產資源的配置分為狹義配置和廣義配置。狹義配置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對生產活動所吸收的勞動力安排。廣義配置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結合——即婚姻。對人的合理的廣義配置,將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婚姻從表現形式上看,是男女兩性的生理結合;從本質上看,是男女的一種特定的社會結合。既然是一種社會的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交往方式,不同的交往方式形成不同的婚姻模式。

婚姻生活的質量很重要,在婚前就要支付的這個成本就是為了保證將來的婚姻質量。很多人提及“婚姻磨合期”,就是因為婚前信息交流不充分,而需要在婚姻內進行多方麵的內博弈。正如王熙鳳說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在丈夫處於寬容狀態下時,由於不存在家庭衝突的前提,妻子選擇不寬容得益為1,選擇寬容得益為0。在丈夫處於不寬容狀態下時,存在家庭不穩定因素,妻子選擇寬容得益為1,選擇不寬容會引起家庭衝突得益為0。同樣,丈夫也有相應的得益。在一個博弈過程中,無論對方的策略選擇如何,當事人一方都會選擇某個確定的策略,則該策略被稱做支配性策略。如果兩個博弈的當事人的策略組合分別構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麼這個組合就被定義為納什均衡。

通俗地說,納什均衡含義就是:給定你的策略,我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給定我的策略,你的策略也是你最好的策略。即雙方在對方給定的策略下不願意調整自己的策略。由此可見,上麵得益矩陣存在兩個納什均衡,也就是夫妻雙方存在兩個最優策略:丈夫寬容妻子,妻子寬容丈夫。在這裏,夫妻雙方誰寬容誰不是一開始就決定的,這也是博弈的結果。往往,雙方誰寬容誰,除了由二人的“初始條件差異”決定外,還要經過一段“有限次的重複博弈”,終於初步決定了究竟誰寬容誰的問題。另外,夫妻相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生活中會進行“無限次重複博弈”,這時候,雙方不會將對方視為“對手”而是都采取妥協的策略,結果會“相互寬容”。從上麵的分析可得出,在婚姻模式中,相互寬容型、夫包容妻型、妻包容夫型都能使婚姻處於較穩定的狀態,而互不寬容型則容易使婚姻變得不和諧。

在生活中經曆了無數次的“博弈”,誰都承認夕陽下互相攙扶的老夫妻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可能這便是夫妻博弈的最高境界了,也是穩定的婚姻模式的最好佐證了。

《中庸》講,“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可見婚姻是個大學問,僅以簡單的雙人博弈來解釋似乎顯得有些單薄。

在現代社會,青年男女應付生存還忙不過來,剩餘不多的時間還要忙著“充電”,搜尋代價隨著時間資源的緊張與稀缺而直線上升。婚姻是經濟聯合體,在人類尚未共產的情況下,尚未達到物質極大豐富的前提下,常以物質基礎和經濟條件為考量作為婚姻的參照條件。

博弈,這個經濟學概念的引入十分有用。如果知道結婚之後仍需要保持雙方各方麵實力的匹配而不至於哪一方落單,保持這樣的博弈心態,才能以一種積極的略微緊張的精神狀態來經營婚姻關係。婚姻要用愛來經營,平時多說兩句噓寒問暖的話,回家時遞上一杯熱茶、一碗熱湯;困的時候打上一盆洗腳水,蓋上一床暖被。婚姻是對心力和體力的需要,婚姻既是避風港,也是愛的延續。

美好的婚姻也是希望,讓我們即使有數次婚姻瓦解的經曆也對人生充滿希望,即使人到中年也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個人在某個轉彎會和自己相遇,女人隻需要繼續昂首闊步、自信勇敢地走下去,即使到了老年也會散發著讓人無法忽視的魅力。

日常支出要把錢用在刀刃上

猶太著名的船商銀行家出身的斯圖亞特曾經有一句名言,他說:在經營中,每節約一分錢,就會使利潤增加一分,節約與利潤是成正比的。

女人不亂花錢,就是理財的最好招數,要做到這一點,女人就要讓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女人要善於運用自己的巧心思,輕鬆省錢,發揮理財的最大效用。家庭理財,就是合理、有效地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花費發揮最大的效用,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省一塊錢要比掙一塊錢容易多了,把日常開銷節約一些下來,生活質量其實沒有任何改變。與開源相比,節流容易得多。你無須失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也並非讓我們把自己的目標放低,恰恰相反,這種做法其實是希望我們把對生活的要求,再提高一點。我們需要的隻是一些小小的技巧,把時間和金錢用在那些真正想要,並且物有所值的東西上,而不要浪費在沒用的地方。一旦我們做到了這一點,就會發現:節儉,其實是件快樂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的女人都曾經或正在扮演“月光族”的角色,可以月入鬥金,也可以月出鬥金,崇尚提前消費的生活方式,根本不顧及今後的人生需求。實際上,投資理財應該是貫穿一生的長期規劃,年輕時可以嚐試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沒有一份固定且可觀的積蓄,決定著下半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對於“月光族”來說,應學會把錢花在刀刃上,強迫自己儲蓄,零存整取儲蓄、定額定期開放式基金以及每天計息的貨幣市場基金,都可以實現“月光族”儲蓄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