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情(1 / 2)

放學回家走到寨子腳的時候,我碰到了趕集回家的大伯。

\"孩子,你爸爸來信了,拿著,晚上了打開看看,念給你媽媽聽\"大伯和藹可親地說著,從背包裏掏出一封信遞給我。

\"謝謝大伯\"我回聲道。

媽今天忙在地裏幹農活,不去趕集。大伯幫忙帶書信回來,怎麼也得說聲謝謝。人情世故,本來就該如此。

聽爸爸說,爺爺去世得早。那時候,幾兄弟,唯有大伯成年,家庭的擔子全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了。他一個人外出務工維持家庭的生活。到後來,弟弟們結婚了,也就是爸爸和叔叔結婚,大伯主持一切。長兄如父,大伯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所以爸爸還是很敬重大伯的,家裏有什麼好菜,不忘記叫大伯來小酌幾杯。

媽從地裏幹農活回家了,人抬著一挑雜草,滿頭大汗。

媽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順著樓梯慢慢走上來。剛照麵,我便說,爸爸來信了。一下子,她似乎忘記了全身的疲憊,整個人來了精神氣兒。

\"真的嗎?念來我聽聽!\"媽把手裏的外套掛在牆壁上,快步地從角落拿來兩根隻凳子,一根隻給我,另一根隻她自個兒坐下來。

\"媽,你稍等,我去拿字典來,遇到不認識的字才有工具查找\"我說罷,就去屋裏打開書包拿來字典放在一旁,以備不時之需。

我撕開信封口,伸開手指進信封裏小心翼翼的把信夾出來,唯恐把信弄壞。

那是一張有些舊的信簽紙,我把折疊的信簽紙展開,看到紙上的字跡。

信上的內容不多,大概就半頁紙。字跡算得上工整,一看就不是爸爸寫的,他請人代寫,落款人的名字歪歪扭扭,大得離譜,而且字的結構鬆散得厲害,確定無疑是爸自己寫的。

我沒有一字一句從頭念給媽聽,她不識字,講的漢話有時候她也不理解意思。所以我自己試著把信上的內容在心裏試著默讀一遍,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和不懂含義的詞語。

不過還好,整個內容我暢讀無阻,沒有遇到陌生的字。

\"幺兒,信上說的是些什麼呀,快給我說說\"媽有些迫不及待。

我平靜下心來,梳理思路,然後用少數民族的語言對媽說起來。

信的大概內容就是:爸爸已在果場上班,工作還算輕鬆,老板人還好,在外一切安好!不用擔心他。媽在家務農,累了就休息,把家看好,注意照顧我。

那一刻,我看到媽的眼眶紅紅的,有些濕潤。雖然她故意避開我的,但我還是看到了。

那些年的,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話。爸爸外出務工,與媽聯係,隻能靠書信。爸爸不會寫字,一年通的信就一次,大多是在他外務工安定下來後寄來的。

前段時間,媽聽說X地方一座礦山倒塌了,壓死很多人。雖然爸爸走的那天淩晨,他和媽說的是去果園場,但是很多事計劃不如變化,萬一他改變行程去礦山呢!這個說不定,之前不是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