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屈支國最美的兩個女人,都愛上玄奘(1)(1 / 3)

無論多麼熱鬧的宴席,總有曲終人散之時。玄奘本打算第二天就起程離開屈支,繼續西行。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一年的春天來得格外遲。從屈支到突厥王庭,必須途經崚山。而此時的山路為冰雪所封,道路未開。玄奘一行難以前進,被無限期地阻在了屈支。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長。不過,這僅僅是對玄奘而言的,與他同行的其他人卻歡喜雀躍,恨不得春天的腳步永遠不要走來。

那些從高昌來的力手們,喝著葡萄美酒,摟著性感的姑娘,欣賞著美妙的樂舞,自然樂不思蜀。

那些護送玄奘來的高昌人,雖然平常對他畢恭畢敬,但喝了酒之後難免忘乎所以。恰好此時國王蘇伐疊請玄奘到屈支的禮賓館居住,為了躲清靜,玄奘欣然同意了。

屈支的禮賓館就在王宮內,與國王居住的寢宮隻有一牆之隔。玄奘住在樓上,能將王宮花園內的景色一覽無餘,盡收眼底。這裏最大的好處是安全、安靜,不受塵囂的騷擾。當然,因為有衛兵把守,出入不是特別方便。

入住禮賓館的第二個晚上,玄奘正在讀經,忽然,一聲笛子的長吟,隨著縹緲的月光,從窗外滲透進來。笛聲像月華一樣皎潔、一樣靈明、一樣純粹。能吹奏出這種音樂的人,心靈一定幹幹淨淨、透透亮亮、清清澈澈,而且內心一定充滿了寧靜,充滿了喜悅。這笛聲恰恰就是其心聲的流溢,所以美得無法用語言來表述,隻能陶醉其中。因而,這笛聲不但沒有打擾玄奘,他的內心反而因傾聽而寧靜,仿佛來到屈支之後所積累的煩躁都被這行雲流水一般的笛聲所淨化、所帶走。他閉目凝神,忘卻了沙漠斷水的熬煎,忘卻了高昌絕食的痛苦,忘卻了冰雪阻路的焦灼,甚至忘卻了對天竺的向往……

所謂的天宮音樂,也不過如此吧?玄奘不知怎麼就走到了窗前,向外望去。如水月光從高邈的天空流淌下來,將天空清洗得格外幽深,把夜色滌蕩得格外清涼。王宮花園的長廊下,一位白衣白裙的女子正在對月吹笛。好一幅玉人撫笛圖:佳人徐徐吹奏長笛,美妙的天樂輕輕飛揚。而那心有靈犀的知音人,最能感受到笛聲的妙韻……尚在春寒料峭時節,樹未綠,花未開,然而,因為有了她,因為有了她美妙的笛聲,花園裏好似洋溢著一片春色,滿園生機盎然,心花卓然開放。

第二天,蘇伐疊國王請玄奘到王宮應供。玄奘到來之後才知道,國王今日隻請了他一個人,所以就在國王與王後等家人平常用膳的地方,擺了一桌簡單而精致的素齋。

國王與王後陪同他入座後,吩咐宮女:“去請公主。”

見玄奘略顯不自在,國王笑道:“法師,我們這裏不是中土,禮俗不同。再說,您與她很有緣分,早已經見過麵了。”

玄奘卻是一頭的霧水,不知國王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一陣簌簌的衣裙聲過後,一位白衣白裙的美少女走了進來——她,柳眉杏眼,朱唇榴齒,蟬發桃臉,玉體輕盈,美得令人心悸,美得叫人心疼。玄奘心中驚呼:天,她就是花園裏吹笛的那個玉人!

國王蘇伐疊介紹說:“這位是我妹妹,蘇伐娜公主。你們應該已經見過麵了。”

“見過、見過,昨夜看見公主在花園裏吹笛。”玄奘說。

公主低眉促黛,滿麵嬌羞,卻搖了搖頭。

國王說:“法師,她比我更先見到您。所以我才說你們倆有緣。”

公主瞥了玄奘一眼,嬌羞地垂下頭。玄奘忽然想起了河邊少女那驚鴻般的回首一瞥!天哪,人們都驚為天人的精靈,就是她——屈支國的公主蘇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