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連連拍手:“劉先生不愧為我的智囊,一件事情居然被你分析的如此透徹。”
說到這裏,楚王有些為難的撓撓頭:“這個,我送什麼給陸觀才好?似乎這個家夥,有個美女如雲的百花樓,也有不少金銀珠寶,好像他對當官什麼的也挺排斥,我可真不知道送他什麼才好。”
劉武舟也是愁眉苦臉:說來好笑,富甲天下的楚王,居然不知道該送陸觀什麼東西了。
要說這陸觀身為瀅賊幫會的首領非常好色吧,人家似乎也就一妻一妾,對陛下賞贈的婉兒,似乎還沒有去做什麼男人該做的事情。
如此看來,對方似乎也不是那種好色的家夥。
身為讀書人的劉武舟心想:也許這就是無欲則剛吧?
足智多謀的劉武舟在楚王的目光下,思考的滿頭大汗,愣是想不出個好點子。
“不如送點對武道有幫助的東西吧?”劉武舟苦著臉說道:“我聽說武道中人特別喜歡那種真氣暴增的丹藥,不如殿下去弄一顆給他吧?”
楚王當場就氣樂了:“你倒說得輕巧,這種丹藥哪是那麼好找的?”
劉武舟無奈的聳聳肩:“殿下盡力而為吧,我也多為殿下留心一下……”
隨著京都府將百花樓人命案件的卷宗上交之後,事情慢慢的淡了下來。
過了些天,刑部發來文書,對百花樓的人命案進行了判決。
在判決文書上,刑部把案件定為流浪武者酒後傷人的事件,由於鬧事的武者呂怖已經被當場擊斃,所以案件就此完結,由戶部出錢,賠償百花樓白銀五百兩。
死了五個人,每人賠償了一百兩銀子損失費——這人命讓陸觀覺得也忒不值錢了些。
感慨之餘,陸觀變得沉默了許多。
楚王的器重,皇帝的賞識,公主的青睞,似乎都不足以改變普通人在皇族與權貴心中的鄙夷。
而就在判決文書下達之際,兩張請帖同時送到了陸觀手裏。
一份請帖,來自楚王行宮,內容是邀請陸觀前往行宮飲宴。
另一份請帖,來自寧國公府,內容幾乎相同。
兩份請帖的日子,居然是同一天,飲宴的理由也相同:九月初九,呼朋喚友,大家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也是應該的。
楚王府的請帖是劉武舟親自送來的,請陸觀務必前往。
而寧國公府的請帖,是懷遠侯送到的,說寧國公感慨陸觀的義氣,要他務必在九月初九趕到寧國公府,大家不醉不休。
陸觀看著兩份幾乎相同的請帖,氣得想掀桌子:這是偪小爺我表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