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鄭和再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一張床上,四下看了看發現屋子裏陳設簡樸,除了幾幅頗具中國風格的年畫之外就隻有一個梳妝台,提鼻子一聞有一股淡淡的幽香,再看自己蓋著的被子上麵繡著粉紅色的蝴蝶在草叢中飛舞,毫無疑問這應該是一間女子的閨房。這下讓鄭和感到有些尷尬,他雖然不完整可依舊算是個男人,不明不白躺在一個女人的閨房裏不免有些不自在,因此急於起身下床,卻不想這一動內髒撕心裂肺的一般痛,看樣子自己的內傷還沒有好,不禁“哎呦”了一聲。
這一聲“哎呦”立刻引來了一聲尖叫:
“怎麼回事?是醒了嗎?”聲音清脆婉轉,應該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恐怕就是這間屋子的主人。
伴隨著聲音從外麵風風火火的跑進來一個人,這人穿著一身綠色的碎花裙子,身高不過五尺,腦後的長發隨著她的奔跑而飄蕩起來。這人進屋第一眼就見鄭和醒了過來,臉上一下子樂開了花,“呼”的一下就撲到了床前。到了近處,鄭和才仔細的端詳了一下女孩的臉,女孩的眼睛又大又亮,眨巴眨巴的好像會說話一般,眸子明亮的像天上的星星,長長的睫毛,彎彎的眉毛,臉頰粉嫩粉嫩的惹人憐愛。女孩的美貌讓鄭和微微一愣,鄭和也算是見過美女的,無論是當今大明皇帝的後宮中還是這次船隊中作為禮物的各色美女在這個女孩麵前都要甘拜下風。這個女孩既可愛又清純,恐怕沒有男子見了會不動心的。鄭和如果是個正常男人的話恐怕早就控製不住了,好在鄭和急忙收斂心神道:
“姑娘,請問這是哪裏?”
“這裏當然是我的家了。你終於醒了。”女孩說著用手捧著臉龐,兩隻大眼睛一動不動的看著鄭和,弄得鄭和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姑娘是你救了我吧,謝謝你的救命之恩。”
“不用那麼客氣,我發現你的時候你嘴裏都是血,你怎麼會傷成這樣?”
鄭和正要回答,忽聽得外麵又有腳步聲音,鄭和憑耳力聽出來者是個中年的婦人,果然聽到外麵有人問道:
“丫頭,怎麼了?你在跟誰說話?”
“大哥哥醒了,媽你快來。”
婦人聽了女兒的話加快了腳步走進了屋中,鄭和一眼便能看出這個婦人是女孩的母親,隻是因為年老有些不複當年風采了。
“夫人,您好。多謝令千金的救命之恩。”鄭和說著想起身表示謝意,婦人急忙攔住他道:
“少俠不必客氣,快快躺好。”婦人接著說道:“我家小葵在海灘上發現了你,你當時口吐鮮血昏迷不醒,這丫頭竟然一個人把你背回家中,而且還找大夫給你看病,可是大夫給你看了之後都說你沒救了,說你五髒六腑都破裂了。我家孩子不甘心,她一直精心的照顧你,已經足足有四五天了。”
“什麼!已經有四五天了!”鄭和坐起來驚叫道。
這一下可嚇壞了母女二人,都問道:
“怎麼,有什麼重要的事嗎?”
鄭和的事當然不能和她們明說,隻好回道:
“沒什麼,我隻是沒想到竟然過了這麼長時間。”
“是呀,反正已經這麼長時間了,你就算是有事現在去恐怕也沒什麼用了,不如就在這裏安心養病好了。說起來當初救你的時候,真是嚇死人了,你除了還在喘氣、心跳之外就跟個死人一樣,所有人都認為你沒救了,隻有小葵沒放棄一直日夜看護你。”
鄭和一聽不禁臉上通紅,女孩和自己非親非故居然這麼照顧自己,鄭和感到莫名的感動,急忙謝道:
“多謝姑娘救命之恩,來日定當相報。”
小葵羞澀的低下了頭,玩弄著自己的頭發不說話,氣氛略微有些尷尬,鄭和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少俠,我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女孩母親的問話打破了兩個人之間的尷尬。
“我……我叫馬三寶。”馬三寶是鄭和的原名,後來馬三寶在靖難之役中的鄭村壩之戰中立下大功,當時的燕王朱棣賜其鄭姓,改名為鄭和。
“不知道夫人您貴姓?”鄭和反問道。
“奴家黃王氏。”
“聽您的口音似乎是陝西人氏。”
黃王氏點了點頭道:
“沒錯,我娘家是陝西人,少俠去過陝西?”
“沒去過,不過我認識幾個陝西人。”
鄭和提到了陝西,黃王氏的眼神忽然變得有些閃爍,能看見些許淚光在眼眶中打轉,鄭和猜想肯定是提到了故鄉讓黃王氏起了思鄉之情。
鄭和見黃王氏情緒有些失控,也就不便再詢問她們是怎麼到這裏來的。
“請問這裏是哪裏?”鄭和轉移話題問道。
黃王氏趕緊穩了穩心神,回道:
“這裏叫武南裏。”
“那麼離滿剌加有多遠?”
“不遠,坐馬車的話一天就能到。”
鄭和“哦”了一聲,心說這裏離滿剌加不算太遠,然後準備問問黃王氏關於明朝船隊的事,剛要開口,卻聽見外麵有人喧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