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也十分欣慰。
他按了按眼角,一偏頭看見芸娘也是眼中含淚,就感覺找到了知心人,拉著她回到了廚房話家常,“我家小主子啊,出身尊貴,受盡榮寵,但其實身世很是坎坷。
剛出生的時候,就身帶重病,要不是口中含著一塊墨玉,可能就活不下來了。
皇主子沒想到老來得子,特別高興,大宴群臣,可緊接著就被小主子的病情當胸一擊,就病倒了,當時的太子請了無數的名醫會診,都沒有辦法醫治小主子的病。
皇主子冊封才3歲的小主子為瑞王,希望上天眷顧,能給小主子帶來祥瑞之氣。
可依舊是毫無起色,皇主子沒熬住就去了,緊接著皇後也跟著皇主子一塊兒去了...
就在這時,京中出了流言,說小主子命中帶克,甚至流言都傳到了宮中,宮女奴才們甚至私下都在談論他,他們以為皇主子一去,小主子就沒了靠山,各種怠慢。
小主子雖然小,但他都感受得到,那段時間,他總是自己一個人呆在空曠的大殿裏,不與人交往。當你看到一個小小的人,縮在偌大的宮殿裏一角時,那種心酸的感受,老奴終身難忘。
太子是小主子一母同胞的嫡親哥哥,所以流言也影響到了太子,朝中局勢緊張,有人利用流言大肆攻擊太子和小主子,差一點點就要換太子。
是莫丞相力挺太子,說太子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有聖旨在手,沒有過錯就絕不可換。
那是一段黑暗的歲月,小主子為了不給太子殿下添麻煩,甚至闖進了朝堂,主動要求去掉他瑞王的頭銜,還願意去守皇陵,終身不回京城。
芸娘你能想象麼?一個不到4歲的孩子,竟能說出這般話來!”
芸娘一直在靜靜的傾聽裴矩說話,此時也動容的道:“原來王爺小時候就這般堅毅果敢!”
“是啊,誰都沒有想到!”
裴矩接著道:“當時,朝堂上所有人都震驚了!散播流言的人還以為,小主子年幼害怕,被趕出了京城,說小主子膽小懦弱,不配為皇族後人,變本加厲的攻擊太子,不讓他登位。
誰知道,小主子竟然悄悄去了欽州,才4歲的他竟然說服了上將軍沈晉南,秘密調集十五萬欽州軍來京城支援太子殿下。
當十五萬大軍出現在京城外時,所有人才知道小主子的計謀。”
裴矩說到這裏,一臉的自豪激動,“當時京城內有3萬巡防營駐守,外有5萬水軍駐紮,太子殿下手裏隻有1萬禦林軍守護皇城,可沒人想到,小主子一個4歲的孩子,竟然調來了十五萬欽州兵。
就這樣,局勢逆轉,太子順利登位,還把平陽侯的5萬水軍趕回了屬地。
可惜,當時幾乎有大半的朝臣都是支持平陽侯的,盡管太子順利登基,卻不能拿平陽侯怎麼樣,否則朝堂勢必要有大動蕩,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