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說完,文氏、孫氏臉上明顯露出一抹不喜。
姚瑤看得出,如果不是為了世家臉麵,婆媳二人真不想接待那夥人。
偏偏那夥人仿佛看不到別人喜惡似的,個個趾高氣揚,尤其是鄭青黛、鄭青墨姐弟,與文氏行禮的時候頗為敷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蕭家巴著他們,所以他們才紆尊降貴的來與文氏祝壽。
隻是因為姐弟身邊多個入了太後青眼的江連翹。
姚瑤猶記十多天前,江連翹還對鎮國公府巴結的緊,現在兩方人馬的態度竟然對調過來。
盡管文氏、孫氏不喜,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人家帶著禮物過來祝壽的。
所以,婆媳二人還是客客氣氣的接待了江連翹和鎮國公府的人。
剛落座,何氏與她女兒鄭青黛便急吼吼的把話題引到太後身上,緊接著說起了江連翹,言辭間,對江連翹大加讚賞。
孫氏聽的十分反感,便打斷何氏的話,轉頭對文氏道:“母親,我記得太後娘娘幾日前曾傳話過來,今年她要親自過來與您祝壽的。”
文氏臉上這才生出一絲笑意。
她那個飛上枝頭做了老鳳凰的女兒確實這樣說過。
所以她今兒才起了個大早,從發型到服飾,已是精細的不能再精細。
雖說太後是她親女兒,可到底嫁給了天家,宮裏規矩多,陛下尚未大婚,後宮連個主事的都沒有……所以,他們這個娘家,女兒也不是說回就能回的。
文氏早做好打算,等太後的鳳駕到了,她一定要多與女兒說幾句體己話。
孫氏這麼一說,何氏、鄭青黛娘倆立刻拋開江連翹,開始對文氏各種諂媚。
雖然自己成了恭維諂媚的對象,文氏仍舊各種不舒服,姚瑤看著她臉上笑容都快維持不住的模樣,暗自感歎這位老太太也是個耿直的主兒。
不一會兒,江家的人也到了。
周氏領著眾多兒女前來與文氏祝壽。
原本按照江家的身份,是夠不著輔國公府的門檻兒的,然而前些日子文氏前往琉璃寺上香,正好遇到周氏。
倆人不僅相談甚歡,後來遇上大雨,兩家同時在琉璃寺歇了一晚,同吃同住,更加熟絡。
再後來,兩家人又在鎮國公府的茶話會上遇到。
李謙被江連翹冤枉後,江半夏站出來為李謙講話,文氏覺得周氏把女兒教養的很好,便更加喜歡這個爽利而不張揚的商婦。
所以,在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周氏也沒想太多,隻想高高興興地過來與文氏祝壽。
文氏是真的高興,拉住周氏說了許多話,反而把何氏、鄭青黛母女晾一邊兒。
姚瑤暗暗感歎,老太太終於‘解脫了’。
滿屋子人正說的熱鬧,忽然有丫鬟匆匆過來向孫氏通稟,蕭瑾年和鄭青墨打了起來,李謙也參與其中。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大夥兒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二話不說便往事發點趕去。
仍然是因為遊戲爭執,仍然是因為輸贏的問題。
不過這回孩子們玩的是投壺。
不曾想年僅七歲的蕭瑾年竟是個投壺高手,幾番比賽下來,把鄭青墨‘殺’的屁滾尿流。
鄭青墨連輸幾局,萬分不甘,到後麵開始各種耍賴。
蕭瑾年本就炮仗脾氣,見狀當然不依,然後就吵了起來,吵著吵著就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