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江連翹在旁,她隨口扯一句都行,可是現在,身邊多了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她扯什麼都好像不合適。
而就在這時,蕭太後突然轉頭問江連翹,“哀家才剛進門,便聽到內院傳來的喧鬧聲,你們這些孩子,在玩什麼?”
江連翹早丟了清醒,聞言直接將蕭瑾年、鄭青墨打架的事說出口。
蕭太後明顯來了興致,繼續追問原因。
文氏怕江連翹胡言亂語,直接搶了話題,三言兩語的便把事情經過敘述一遍。
末了補了句,“都是小孩子家家的事,過後便忘了。”
話題本該到此結束,誰知蕭太後卻接道:“縱是孩童,也要講個是非黑白,哀家怎麼聽著這裏麵還有永樂公主的緣故?”
文氏驚愕到無以複加。
啥意思?
她這飛上枝頭做了鳳凰的女兒是在說她是非不分?
這邊文氏錯愕,那邊被點了名的姚瑤也沒強哪兒去。
她做木頭人正做的好好的,突然被點名,還是不懷好意的,她的頭皮在那一瞬都有點發麻。
江連翹見文氏一直不說話,她不想讓蕭太後難堪,便秉著實話實話的原則,將姚瑤和蕭瑾瑜參與的那段繪聲繪色的給蕭太後描繪出來。
蕭太後聽完,當場冷了臉色。
隻見她慢慢將手從文氏的臂環中抽出,轉身看向已經整理好思緒的姚瑤。
“以大欺小,哀家今兒真是開了眼。”
“娘娘誤會,事實並非如此……”未及姚瑤開口,文氏已急匆匆解釋道:“當時鄭大小姐率先鉗製住了謙哥兒和瑾年,任由鄭小公子朝兩個孩子揮拳,公主和瑾瑜當時過去,隻是為了攔住鄭小公子。”
江連翹講的很好,卻斷章取義,絲毫不聯係上下文,文氏的話正好給了恰當的解釋。
但蕭太後似乎並未把她母親的話放心上,轉而對姚瑤發問,“永樂公主覺得,自己方才所作所為,究竟如何?”
“回太後娘娘,永樂覺得自己方才做的還不錯。假如我當時沒有阻攔鄭小公子,而是去鄭大小姐手上解救李謙,瑾年該怎麼辦?”
“如果救下瑾年,李謙又沒人管了。當然,如果當時瑾瑜仍舊同我心有靈犀,我們一人救下一個,但是照著鄭小公子的勁頭,定然還要追著李謙和瑾年毆打的,雖然我能靈巧的躲過那些拳打腳踢,但是李謙就不一定了。”
“說來說去,永樂還是以為,自己當時鉗製住有些失控的鄭小公子,乃上上策。”
文氏那鐵青的老臉逐漸緩和,隻覺永樂公主這番話聽下來,讓人身心舒暢。
蕭太後則眯了眯眼,一言不發的盯著姚瑤,一看就是好幾十秒。
“永樂公主還真是能言善辯。”半晌,她冷冰冰道。
“太後娘娘謬讚,永樂隻是闡述了一個事實。”姚瑤神色依舊平靜如初。
嘴裏說完,心裏念道,原身和李謙是胤朝一大一小兩個吉祥物,除非自己作死,否則誰也不能把他們倆怎麼樣。
你是太後如何?
偏袒女主和她的小跟班又如何?
還能當眾懲罰她這個吉祥物不成?
“放肆!”蕭太後突然垮下臉子,對姚瑤輕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