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放棄是一種選擇 (1)(1 / 3)

失去敵人

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愛可以消除一切愁恨和敵人。

——雨果

蓓蒂·安·斯路易9歲的弟弟丹尼爾和7歲的弟弟提姆參加了教會舉辦的“拓荒俱樂部”,那是一個每周一次的兒童活動。姐姐、爸爸和蓓蒂都是那個活動裏的老師。那一年,弟弟們跑來向蓓蒂抱怨。他們說,有個叫約翰的男孩子老是找他們的麻煩。

約翰11歲,是個領養的小孩。當時在蓓蒂爸爸的班上,他是那種總愛惹是生非的小孩。更糟的是,他根本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出了問題,反而覺得是爸爸在找他的麻煩。他常常找弟弟們的碴,把他們的帽子扔到地上罵他們,再不然就是踢他們一下後趕快溜掉,有時候甚至會用粗野的話罵蓓蒂。大家都覺得他是個問題學生,對他很頭痛。

媽媽得知這個情況後,過了幾天,她從鎮上買了一袋棉花糖回來。

“這些糖是要給約翰的。”她告訴丹尼爾和提姆。

“給誰?你說要給誰?”

“給約翰的。”媽媽向他們解釋。對敵人仁慈,你就有打敗敵人的可能。對約翰好?人們實在無法想象。他實在是太調皮搗蛋了。但是,這周那些將要參加“拓荒俱樂部”的男孩子,每個人口袋裏都會有兩塊棉花糖,一個是自己的,另一個是給約翰的。

蓓蒂正要去上班,剛好不小心聽到提姆在說:“來,約翰。這個糖果給你。”在回家的路上,蓓蒂問他,約翰當時有什麼反應。

提姆聳聳肩:“他好像嚇了一跳,然後向我說聲謝謝,就把糖吃掉了。”

又隔了一個星期,一天,約翰向提姆衝了過來,提姆抓緊了自己的帽子,準備好要對抗約翰。但是約翰並沒碰提姆一根汗毛,隻是問提姆:“嘿!提姆,你還有沒有糖果?”

“有啊!”提姆鬆了一口氣,把手伸進自己的口袋,給了他一粒糖。從那之後,約翰每個星期都會來找提姆,向他要一粒糖吃。而提姆每次都記得要帶兩粒糖,一粒給自己,另一粒給約翰。

同時,蓓蒂又用另一個方法“戰勝了我的敵人”。有一次,蓓蒂和約翰在走廊上擦身而過,蓓蒂看到他臉上流露出很不屑的表情。他正準備要張開嘴說話,但是蓓蒂先說了一聲:“嗨!約翰。”然後給他一個誇張的笑容。

他很驚訝,閉上了嘴巴,而蓓蒂則繼續走自己的路。從那時候起,隻要蓓蒂一看到他,蓓蒂就會對他微笑,然後說:“嗨!約翰。”不給他任何說粗野的話的機會。後來,他也開始用些簡單的問候語來響應蓓蒂。

他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找弟弟們的麻煩了,對蓓蒂也不再那麼粗暴。蓓蒂爸爸甚至對他刮目相看。約翰現在是個好孩子了,和一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樣。他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轉變,蓓蒂想那是因為有人給了他機會的緣故。

不速之客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雨果

聖誕節前夕,天空烏雲密布,最後一批顧客正匆匆忙忙地趕回家中。然而,南二街上的舊鍾表店內依然燈火通明,滿頭銀發的店主埃德加正在調整壁爐鍾內的樂鍾。

8點左右,忙活了一天的埃德加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童年時,在加利福尼亞,一位老鍾表匠先給埃德加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鍾去練習修理,然後逐步讓他修理鐵路用鍾、手表、標準鍾和裝有樂鍾的大鍾。

他和同樣雙耳失聰的愛妻黑茲爾收集修理舊鍾所需要的舊零件,又把這些“寵物”從過分擁擠的居室搬到鬧市的店鋪中去。他們兩人工作得非常協調,他修理機械部分,她擦洗鍾框,有時還得修整鍾框的表麵。

埃德加幹完了活,站起來朝後室走去,這時,他頸後部突然感到從前門襲來的一陣冷風。

他轉過身去接待最後一位顧客。但是,當他看到兩個男人時,長期的接客經驗告訴他來者不是顧客。那兩個人身著派克上裝和牛仔褲。一個30多歲,另一個近50歲。年輕人留在店門旁,年長的兩眼露著凶光朝櫃台走來。埃德加一邊慢騰騰地把記事本和鉛筆推到櫃台台麵的另一端,一邊盡力不露聲色,抑製著愈來愈強烈的不安情緒。

埃德加朝那張緊繃著的臉微笑了一下,然後用手指指自己的耳朵,搖搖頭。那人仔細觀察記事本,那張緊繃著的臉露出一絲吃驚的神情,然後轉過身去對他的同夥咕噥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