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機遇成就完美人生 (6)(3 / 3)

發現的生活

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者草草翻過,聰明人細細閱讀。

——保羅

那個人家住費城,小時候家裏很窮。一天,他走進一家銀行,問道:“勞駕,先生,您需要幫手嗎?”一位儀表堂堂的人回答說:“不,孩子,我不需要。”

孩子滿腹愁悵,他嘴裏嚼著一根甘草棒糖,這是他花一分錢買的,錢是從虔誠、好心的姑媽那裏偷來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顆大顆的淚珠滾到腮邊。他一聲不吭,沿著銀行的大理石台階跳下來。那個銀行家用很優雅的姿勢彎腰躲到了門後,因為他覺得那個孩子想用石頭擲他。可是,孩子撿起一件什麼東西,卻把它揣進又寒磣又破爛的衣服兜裏去了。

“過來,小孩兒。”孩子真的過去了。銀行家問道:“瞧,你撿到什麼啦?”他回答:“一個別針兒唄。”銀行家說:“小孩子,你是個乖孩子嗎?”孩子回答說是的。銀行家又問:“你相信主嗎?我是說,你上不上主的學校?”他回答說上的。接著,銀行家取來了一支純金做的鋼筆,用純淨的墨水在紙上寫上“St.Peter”的字眼,問小孩是什麼意思。孩子說:“鹹彼得”(小孩把英文Saint的縮寫St,誤認為Salt,即鹹的意思)。銀行家告訴他這個字是“聖彼得”,孩子說了聲“噢!”

隨後,銀行家讓小男孩做他的合夥人,把投資的一半利潤分給他,他娶了銀行家的女兒。現在呢,銀行家的一切全是他的了,全歸他自己了。

馬克·吐溫叔叔給馬克講了上述這個故事,馬克花了6個星期在一家銀行的門口找別針兒。馬克瞧著那個銀行家會把他叫進去,問他:“小孩子,你是個乖孩子嗎?”馬克就回答:“是呀。”他要是問馬克“St.John”是什麼意思,我就說是“鹹約翰”。可是,銀行家並不急於找合夥人,而馬克猜他沒有女兒恐怕有個兒子,因為有一天他問馬克說:“小孩子,你撿什麼呀?”馬克非常謙恭有禮地說:“別針兒呀。”他說:“咱們來瞧瞧。”他接過了別針。馬克摘下帽子,已經準備跟著他走進銀行,變成他的合夥人,再娶他女兒為妻子。但是,馬克並沒有受到邀請。他說:“這些別針兒是銀行的,要是再讓我看見你在這兒溜達,我就放狗咬你!”後來馬克走開了,別針兒也被那頭吝嗇的老畜生沒收了。這就是馬克所發現的生活。

從心開始突破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羅曼·羅蘭

身為一個舉重者,拉爾最大的障礙是如何突破當前的瓶頸,順利地舉起500磅的重量。

幾乎每一位運動員在某一階段都會遇到瓶頸,像是無法突破既有的分數、表演形式或演出水準;也可能是無法超越快速球的速度、射擊的準確性、競賽的時間、某一高度或距離。

拉爾在舉重訓練中穩定地克服不斷增高的重量限製:從400磅,450磅,475磅,490磅,495磅,一直到498磅。但拉爾舉不起500磅的重量。雖然拉爾口口聲聲說自己一定能夠舉起500磅的重量,但拉爾心中並不以為然。

當舉重達到一定重量時,你通常不會自己抬著舉重杆,否則在你舉重開始之前,你已經疲憊不堪了。所以一般而言,都由教練或看守員幫你抬著舉重杆。

有一天拉爾的教練對他說:“噯,吉姆,讓我們再試一次,然後就可以洗個澡回家。來吧,再舉一次400磅。”

拉爾舉起重量杆,然後拉爾的教練宣布:“我的天!我想他們弄錯了,我敢肯定這個杆子有506磅!”

從那刻起,對拉爾而言要舉起500磅的重量不再有任何困難。

當時真正阻礙拉爾的不在於拉爾的訓練不夠或體能不足。 單以拉爾的體力來看,拉爾很可能在幾個星期前就可以舉起500磅的重量。真正的原因在於拉爾的意念。拉爾知道他能舉起500磅的重量是因為他已經做到了。

拉爾不再懷疑他有能力舉起500磅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