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擁抱生活 (2)(2 / 3)

她越來越孤獨、空乏,真的也希望有份愚蠢了。但是,聰明成性的腦袋愚蠢是再也植不進去了。她希望能再見上一次天使,可天使也“黃鶴一去不複返”了。

因為隻有聰明,伊莎貝爾在痛苦中熬過單調的一生。

聰明和愚蠢是相互依存的,聰明過頭和愚昧無知都會讓人陷入困境,關鍵是要把握好一個度,該聰明時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智,該愚蠢時適當地收斂自己的銳氣,這樣才能在現代社會遊刃有餘。

尋找鑽石

機會無時不在,要隨時撒下釣鉤,魚兒常在你最意料不到的地方遊動。

——奧維德

印度流傳著一位生活殷實的農夫阿利·哈費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訪阿利·哈費特,老者說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鑽石,就能買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鑽石礦,還能夠讓自己的兒子坐上王位。”

鑽石的價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費特的心裏。從此,他對什麼都感到不滿足了。

那天晚上,他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請他指教在哪裏能夠找到鑽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頭,但無奈阿利·哈費特聽不進去,執迷不悟,仍死皮賴臉地纏他。最後,他隻好告訴他:“您到很高很高的山裏去尋找淌著白沙的河。倘若能夠找到,白沙裏一定埋著鑽石。”

於是,阿利·哈費特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地產,讓家人寄住在街坊家裏,自己出去尋找鑽石。但他走啊走,始終沒有找到要找的寶藏。他終於失望,在西班牙盡頭的大海邊投海死了。可是,這故事並沒有結束。一天,買了阿利·哈費特房子的人,把駱駝牽進後院,想讓駱駝喝水。後院裏有條小河。駱駝把鼻子湊到河裏時,新房主發現沙中有塊發著奇光的東西。他立即去挖,挖出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帶回家,放在爐架上。

過了些時候,那位老者又來拜訪這家人,進門就發現爐架上那塊閃著光的石頭,不由奔跑上前。

“這是鑽石!”他驚奇地嚷道,“阿利·哈費特回來了!”

“不!阿利·哈費特還沒有回來。這塊石頭是我在後院小河裏發現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騙我。”老者不相信,“我走進這房間,就知道這是鑽石啊。別看我有些嘮嘮叨叨,但我還是認得出這是塊真正的鑽石!”

於是,兩人跑出房間,到那條小河邊挖掘起來,接著便露出了比第一塊更光澤的石頭,而且以後又從這塊土地上挖掘出許多鑽石。獻給維多利亞女王的那塊有名的鑽石也是出自那裏,淨重達100克拉。

許多人不正是這樣嗎?總以為目標的實現必定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卻不知老天隻會眷顧有心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固然可嘉,但無謂的犧牲卻是可悲。

花的生命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歌德

故事是由一個守墓人親身經曆的。一連好幾年,這位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裏附著鈔票,要他每周給她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

後來有一天,他們相見了。那天,一輛小車開來停在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車上,她病得走不動,請您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哀傷,毫無光彩。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

“我就是亞當夫人。”她說,“這幾年我每個禮拜給你寄錢……”

“買花。”守墓人答道。

“對,給我兒子。”

“我一次也沒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親自來,”亞當夫人溫存地說,“因為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禮拜。死了倒好,活著也沒意思了。我隻是想再看一眼我兒子,親手來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著眼睛,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