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答應後靠著火爐坐了下來。他全神貫注地看著蛋糕,但沒過多久,他的腦袋裏就全是他的煩惱:怎樣重整自己的軍隊,之後又怎樣抵禦敵人。他想得越多,就越覺得希望渺茫,甚至他開始覺得再繼續奮戰下去也無濟於事了。
過了不久,伐木人的太太回來了,他看到滿屋子都是煙,蛋糕變成了燒焦的脆片,而國王坐在火爐旁,出神地看著火焰,根本就沒意識到蛋糕烤焦了。
伐木人的太太生氣地喊道:“你這個懶惰沒有用的家夥,看看你做的好事,你讓我們都沒有晚飯吃啦!”國王從思考中回過神來,隻是慚愧地低著頭。
剛好伐木人回來了,他認出了國王。他對太太說:“你知道你罵的是誰嗎?這是我們高貴的國王。”
他的太太嚇壞了,她跑到國王的身前跪下,企求國王的原諒。
國王請她站了起來,說:“你罵得沒錯,我說我會看好蛋糕,但卻烤焦了,我被你罵是應該的。任何人要是接受了一個責任,不管責任大小都應該切實地去完成。這次我搞砸了,但不會有下次了,我要去完成我做國王的責任。”
那之後沒幾天,國王就重整他的軍隊,打敗了敵人。
無論是在童話王國還是在現實世界,責任感總是被劃歸到優良品質的範疇,因為它總能喚起人們更多的良知,激發出非凡的力量。
貝絲的觀念
現代主義在近代的含義是不墨守成規,反對既定思維模式,決不媚俗取寵。
——米蘭·昆德拉
貝絲家裏有3個開水瓶。平時,隻要哪個開水瓶裏沒有水了,貝絲總會及時去燒開水,把那空著的水瓶注滿。
這天,貝絲燒好水剛注滿兩個空著的開水瓶,貝絲的丈夫走過來,拿起其中一個就往茶杯裏倒水。貝絲止住了他,指了指另一個瓶說:“先喝昨天燒的。”丈夫隻好放下手裏的瓶,提起那個瓶,往杯裏一倒,水已不熱。丈夫雖皺了皺眉,但他還是從容地喝了這涼開水。他知道,如果不喝,貝絲又會說,自己家燒的水,不能像公司裏那樣,隔夜的開水涼了就倒掉。
貝絲天天都要燒開水,但貝絲一家人天天都隻喝涼開水。
貝絲買了一箱梨。買回當天,貝絲清理出幾個爛梨子。她把好梨裝回箱子時,把那幾個爛梨子剜去爛掉的部分,洗淨,然後動員全家人一起“消滅”了那幾個爛梨子。
過了幾天,貝絲打開箱子,發現又爛了幾個梨子。她再次把爛梨子清理出來,剜去爛掉的部分洗淨,再次動員全家一起突擊吃爛梨子。
梨子仍在爛。貝絲一家吃了一箱爛梨子。
貝絲家有了冰箱後,貝絲上街買菜一次便買很多,回來時,把冰箱塞得滿滿的,這樣可以吃上一些日子。
貝絲每次發現冰箱裏麵的菜不多了,便提上菜籃子,上街又狠狠地采購一批。回來時,除了菜籃子裏裝滿了,還大包小包提著幾個塑料袋。每次把冰箱裏原來剩下的萊清出來,把剛買的新鮮萊放進去。貝絲是這樣劃算的:先前買的萊必須先吃,不然壞了可惜。
貝絲家冰箱裏的萊總是在循環,新買的新鮮菜總是被貝絲放進冰箱裏,貝絲家每日吃的都是在冰箱裏儲存了一段時間的菜。
貝絲的丈夫出差回來,給貝絲買了一套流行的套裝裙。貝絲很高興,她把衣裙試了試,可舍不得穿,便將衣服掛進衣櫃裏,又穿起那些舊衣服。她覺得那些舊衣服都還沒穿壞,擱在那兒不穿挺可惜的,新衣服可以存起來以後再穿。
貝絲的丈夫仍在不斷地給貝絲買時興的衣服,貝絲都挺喜歡,可貝絲總是舍不得丟棄舊衣服。一天,貝絲從箱櫃裏取出自買回來隻穿了一次的踏腳褲,貝絲走在大街上,引來了不少人側目,貝絲卻一臉燦爛,為引來如此高的回頭率而自我感覺良好。貝絲自己當然不知道,這種褲子早已過時,人們看她就像看見了一個怪物。
觀念一改天地寬。一個人的觀念往往決定了其生活的方式與質量,而每個人也都趨向於固守著自己的一套生活理念,難於改變。
多慮的代價
如果不開始行動,就無法知道結果。
——霍華德·津恩
在中古歐洲時代,一個習慣於憂慮的騎士想要出一趟遠門,他憂慮重重,在出發之前,深深覺得自己一定要事先做好萬全的準備。
憂慮的騎土先坐在舒適的椅子上,將必須攜帶的一切東西想過一次,待他自認思慮完備之後,便開始著手整理旅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