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智慧不打烊 (1)(1 / 3)

神奇的指揮棒

堅強是反映意誌對猛烈打擊的抵抗力,頑強則是指意誌對持續打擊的抵抗力。

——克勞塞維茨

1816年,德國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剛剛46歲,健康狀況突然開始變壞了,以至在他50多歲時,耳病發作,不久便全聾了。

貝多芬雙耳失聰後,仍然頑強地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起初,他曾要求親自指揮一次自己的作品《但麗奧》,但是由於耳聾,他完全聽不見台下的歌唱和樂隊的演奏,結果失敗了。貝多芬感到十分痛苦,但他仍不氣餒,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然後,他依法苦苦練習。一段時間後,當貝多芬指揮他的《合唱交響樂》(即)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人們在讚賞貝多芬卓越的指揮才能的同時,對這位雙耳失聰的音樂家的頑強毅力更是欽佩不已。演奏結束後,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貝多芬卻絲毫沒有察覺,直到一個女歌唱家牽著他的手,讓他麵對群眾時,他才突然看見全場觀眾已站立起來,揮舞著帽子在向他鼓掌致意。

這兩次音樂演奏會,一次以失敗而告終,一次卻贏得了全場的喝彩。更多的觀眾則是不解:一個完全失聰的音樂家何以能夠如此嫻熟地指揮整個樂隊呢?

原來,貝多芬是用一根細棒來聽取鋼琴演奏的音響效果的。他將細棒的一端戳在鋼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齒中間,當琴弦發出聲音時,振動就經過細棒和牙齒傳到了內耳。

天才的音樂家又以其天才的頭腦戰勝了失聰帶來的種種致命的困難,將生命全身心地溶於他畢生酷愛的音樂創作中。

如果能夠追隨自己的理想而生活,本著熱情與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向前衝,那麼一定能到達至善至美的境地。

P字牌服裝

一個人隻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

——司湯達

皮爾·卡丹兩歲多就隨著母親移居到法國的岡諾市。一戰後世界經濟蕭條,萬業荒廢,工人失業率高。由於他的家庭十分貧窮,生活潦倒,供不起他繼續讀書,所以他隻讀了幾年的書就輟學了。為了生活,他到處工作,17歲時,他到一間紅十字會做工。卡丹從小就表現出與逆境抗爭的能力。到了紅十字會以後,憑著他的勤學和機敏,很快就當上了一名小會計。當會計的這段時期,他學會了一些經濟方麵的知識,如成本核算和經濟管理的知識,這是卡丹人生經驗的初步積累。在做會計的同時,他發現自己對裁剪的興趣很濃厚。三年後,他到了一間服裝店當學徒,幾年的工夫,他已經熟練掌握了裁剪技術。這時的法國,已經開始恢複昔日繁華的麵目,卡丹也被日漸濃厚的服裝消費氣息所熏陶,他決定要成為一個裁縫師。

皮爾·卡丹不斷地拜師學藝,與同行互相學習,短短幾年工夫,卡丹就成為了一個有一定技術實力的裁縫師了。但是,他缺乏名氣。卡丹到處尋找各種機遇,希望使自己出現轉機。

這一天終於來了。1945年5月的一天晚上,他獨自在維希郊外的一個小酒店裏飲悶酒。當他要第三杯時,酒店裏有一位落魄的老伯爵夫人向他走來。

原來這位夫人是衝著卡丹穿著的這套衣服來的。他的這身打扮很時尚,她想知道這套時裝的來曆。一問才知,這套衣服是卡丹親手設計、裁剪並製作的。當她得知這個情況後,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孩子,你會成為百萬富翁的,這是命運的安排。” 原來,這位老夫人年輕時常出入巴黎上流社會,結識了許多服裝設計大師和著名的時裝店老板,巴黎帕坎女式時裝店經理就是她年輕時的密友。於是,老夫人把帕坎女式時裝店經理的姓名和住址告訴了卡丹。

臨別時,她拍著卡丹的肩膀笑著說:“苦惱什麼,年輕人?在巴黎的戰爭早就結束了,你難道還不知道嗎?”

老夫人的這個驚人的消息,以及當時聽起來可笑的預言,竟然激起了卡丹埋藏已久的希望之火。對他來說,帕坎時裝店經理的名字和住址,簡直就是一次從天而降的機遇。他暗暗發誓,振作精神,走向成功。